從小就是一個自卑的人,不敢與陌生人對視,不敢獨自去陌生的地方,原生家庭帶給我的烙印深不可破,至今身上依然留有那時的痕跡。
上學時代,因為自卑我總是把自己封閉起來,很少與人交流,成為了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那個時候,只是單純地覺得只要學習好,一切都不是問題。后來踏入社會,我發現只要消除了融入血液的自卑感,一切都不是問題。
人對自我認知的改變總是在事上磨出來的,只有經歷了驚心動魄般的折磨,才能真正激發你改變自己的決心。
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有次單位組織活動需要一個主持人,作為年輕人被領導直接欽點為主持人。得到消息后,我茶不思飯不想,惶惶不可終日。
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公眾場合講過話或者發表過演講,看著別人在舞臺上侃侃而談、口若懸河自然心生羨慕,然而還是躲在角落暗自蕭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當眾演講發言的模樣,內心深處的恐懼感布滿全身,心跳加快、臉紅出汗、手抖腳慌、語無倫次、啞口無言,緊張感讓我恐懼的要死。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連續幾日,我查資料、看視頻、練姿勢、正語言,逐漸字腔圓潤、身板挺直,看神的定力似乎增強了,內心的恐懼感竟然有點削弱,自信壓著自卑逐漸升騰。我告訴自己,無論何時何地何情我都要保持最強大的自信。
終于到活動當天,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到舞臺中央,下面人頭攢動,我成為全城矚目的焦點。突然手心發汗,緊張感陡然增強,我多想逃離,但是我不能,我告訴自己你是自信的,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很奇怪,我自我暗示之后,心情瞬然平靜了,我突然想到以前我在下面看別人演講的時候好像沒覺得人家丟臉或者笑話怎么樣,于是我從容地開口了,整場主持還算順利。
很多事情并不是你不行,而是自我設限,總是感覺自己不行,習慣性自卑固化了你的提升空間,秉持恒久的自信才是超越人生的壓艙石。
大冰是我的同學,他給我講過一個經歷。由次單位發布競聘公告,公開遴選辦公室副主任崗位,從工作經歷、競聘條件、工作能力等看,大冰并非是最佳人選,從整個單位看也沒有最佳人選。
大冰非常想報名參與,但又自我懷疑,我行么、我能干好么,不自信、自我否定在腦海中不斷盤旋。
“你還沒有試一試,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男人要自信,如果不自信啥也干不成,姚明最初打籃球時也不知道能進NBA吧。”大冰妻子的一席話驚醒了他。
“報,堅決報,大不了失敗,不能自我否定。”于是,大冰找到局長請示報名的事。“小伙子有志氣,加油。”局長鼓勵道。
競聘結果出來大冰以微弱的優勢得票第一,經過研究,大冰提拔為辦公室副主任崗位。
不踏入跑道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能跑多遠,人生競技時速的賽場上,有時間比拼的就是你是否有豁的出去的魄力、敢于決斷的果敢,突破之后你會發現困難原來沒那么強大。
女兒三歲了,膽子很小,公眾場合總是讓妻子抱著,一副被人庇護的樣子。我和妻子商量,鍛煉孩子的膽量,增長孩子的自信。
公園里有小孩游樂場,我們把女兒送進去,各種新奇玩意,女兒很快玩的不亦樂乎。有個懸空橋,小孩子一個個赤溜溜滑過去,女兒也要滑,卻要求妻子陪著滑。
媽媽腰疼滑不了,你可以的,自己勇敢上去滑。妻子鼓勵女兒,女兒一副不情愿。無論孩子怎么鬧,妻子堅持原則不陪孩子滑上去。女兒撅著小嘴,小心翼翼地上去了,樂呵呵地滑了下來。
從后,孩子再也沒有要求妻子陪她一起玩過懸空橋,一個人駕輕就熟地滑來滑去。每一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是淺層次的認知拉低了成長的期望值,不是你不可以,是你思想上認為自己不可以,心靈的低格局制約了成就的高格局。
人的一輩子活的是一種體驗和心態,千萬不要畫地為牢,凡事你要堅持自信,要相信自己行。因為事實上你真的行。
你什么都可以沒有,但是一定不能沒有自信,因為自信是你最堅實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