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你心無旁騖的樣子。
這是名為花兒app上的主題語。軟件上的花畫得樸素而美麗,帶著孩童稚嫩的視角描摹著每朵意義不普通的花。有星辰花(花語:永恒的愛,濃情厚誼,永不變的心,永遠的回憶),有依米花(花語:轉瞬即逝的美麗,瞬間的絢爛奇跡),不朽(花語:陪你到時間盡頭)……等等。
看著它簡單的界面和素裝的模樣,我想到了自己喜歡的衣妝。
還記得有一次,我遇見一位姑娘。說是遇見,只是在地鐵口匆匆擦肩而過罷。但她掠過的那一剎那,我卻記清了她亭亭玉立的樣子。她,淺青色上衣,百褶素色中長裙,一襲絲圍巾好似隨意又經心地置在脖頸;走路時輕輕盈盈地,不帶一絲傲氣和浮躁,甜甜的笑意透露著植物般的抖擻精神,卻不外揚。我被觸動了;不是羨慕她的衣妝態度,而是她的風格氣質讓我心向往之。
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不會刻意追求“氣自華”的境界,不僅僅因為我就是自己,也是因為非自然之水到渠成不可得。不過,我確實喜歡讀書。或許端端正正在桌旁燈下心無旁騖地閱讀才更像初記事時的自己吧。
父母說,兒時的我特乖巧。大人在外忙乎,我在屋里或拼圖或堆積木或玩耍,從來一聲不響,不吵不鬧。有一點,當時的我雖早已會走路,但總喜歡以爬代行。于是母親就告訴我,廚房的地磚又涼又不干凈,不能爬到臥室以外。我就很聽話地每次只爬到臥室與廚房的分界線前為止。要看母親切菜燒飯,就端坐在分界線前笑呵呵地凝望著母親,認真的程度一如拼圖、堆積木與玩耍。一直到我長大,親戚朋友長輩都喜歡說我是個認真可愛的孩子。對食物不挑食,對學習勤奮得沒得說,對長輩師長十分尊敬……總之是個好孩子。
以至如今,“好孩子”的光環仿佛仍揮之不散。
我的微信簽名確實是這么寫的:做一個認真堅強、勤勞善良的好孩子。可有人知我句中的“好孩子”是怎么定義的。真的只是“好”“孩子”嗎?什么樣的算“好”?什么樣的是“孩子”?
在我心目中,“好”是恰恰好的意思,時間恰恰好、地點恰恰好、人恰恰好、事恰恰好,情恰恰好,那才是“好”。有句俗話有點煞風景: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但如果改成這樣會不會就十分宜人了:在不趕早不追晚的光陰里,在景與人融為一體的地方,我成為了當下年紀的女子,持著如溪水潺潺般平凡的活兒,孕育著下一瞬美好的感動。如此該是真正的“好”吧。
“孩子”,都能聯想到是個抽象名詞。可具體是小王子那般的心靈通透,還是莊子返璞歸真的明達無我,或是李白如孩童般的天真爛漫。或許連我自己也不能完全道清楚。但我能明白的是,我想成為的“孩子”首先是我的本真,其次才是天然去雕飾的闡釋。
說到這里,再回到那位亭亭玉立的姑娘。我懂得,人與人不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我的欣賞與向往只表示我愿意朝這個方向發展,后來的結果如何并不重要。這是我的審美觀,當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每一天的衣妝與處世態度。但會影響到什么程度真的無關疼痛。
我只喜歡,我只愿意在通向喜歡的路上。如我兒時,一如既往地心無旁騖。外界的解釋與我的詮釋是不一定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