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是農村人,媽媽小學三年級畢業,爸爸初一畢業,你或許會認為他們沒文化,不懂得教育孩子,但是他們確實當好了我的第一任老師,從懂事起我一直在致力于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一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小時候看著別人穿著漂亮的衣服和鞋子跑來跑去,吃著好吃的零食,我其實是羨慕的,也有些嫉妒。
他們也知道自己沒能力給我買那么好的衣服和鞋子,可是我還是年年有新衣服和新鞋子穿,媽媽每年年底都會買新的布料,給我們做新衣服,做棉襖棉褲,做棉鞋。穿上后,小小的我竟然哭了,我知道爸媽不容易,他們在盡他們最大能力給我們最好的東西,我穿上的是父母是濃濃的父愛和母愛,我再也不羨慕別人。
二、那個愛打人的老師成就了我的學習
小學老師是一個打人成癮的人,四年級之前我幾乎每天都挨打,不是用藤條就是用棍棒,有一次竟然把我的胳膊打腫了,一個月才好。
所以,那時候見了老師腿發抖。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高中。老媽得到最多的話是,管管你閨女吧,學習真笨。我也知道我笨,可是那么厲害的老師,我都不敢提問問題。
所以,我恨他,恨他恨的牙癢癢。所以,我要努力學習,讓他后悔當初瞧不起我。
五六年級。老師再已不是他。我對老師的畏懼也慢慢沒那么厲害,我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好轉。五年級升六年級,我考了班級第五名,第一次拿獎狀回家,老爸拿著看了好久,意味深長地說:沒想到你還能學習成績變好。意思就是咱家有希望了。
他喜歡男孩子的。那時候他才慢慢覺得,我開始成為他的驕傲。我沒辜負他,一直到后來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對外經貿大學。
現在每次見到那位老師,,都會驕傲的跟他打招呼,我想他應該有些后悔吧。
感恩那位老師當年的棍棒式教育,讓我一直在努力證明,我沒有他認為的那么差。
三、飯很香,自己安靜享受就可以了
小時候在家吃飯,有時候會情不自禁,嘴里出一些聲音,老媽會猝不及防用筷子打我的手,手很疼,所以,以后吃飯再也不出聲音。
我也知道飯很香,可是,這樣香的飯,如果你在一個高檔飯店吃飯,有著一群優秀的人,此時,卻配上了你的吃飯的吧唧嘴的聲音,這是對他們的不尊重,也彰顯了你的沒教養。
所以,有時候跟同學或朋友吃飯,我會很反感他們吃飯的聲音,有時候會說,但是只說一次,我說是因為我拿你當朋友,你不聽,那么,有沒有教養,尊重不尊重別人是你的事情,與我無關。
四、別人在休息的時候,所有的動作都要盡量輕
爸爸年輕時候覺比較多,每次他一睡覺,我們全家人都很安靜,開門關門聲音盡可能小,說話輕聲細語。所以,我養成了習慣,只要別人在休息,或者在干一些需要專注精力的事情,我都會盡量減少我的干擾。
畢業后,為了省錢,跟朋友合租了一個臥室。有一個月的時間,她每天都要敲電腦,一直到一點,我說她,她也不聽。最可氣的是,她回家后先玩,等我要睡覺的時候,開始看書或者工作,而且走路關門,跟平時我醒著一樣,絲毫不會顧及我在睡覺。
可能她也無意識吧,一直這么做,沒人跟她說,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
我們要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如果不,你換來的將是,你睡覺的時候,別人也會無所顧忌,冤冤相報何時了?
但是,我有些倔強,但是我在努力的改進,努力的做一個更加有教養的人,讓人覺得更加舒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