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ILI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這個暑假,有幸再次來到這里。
沈從文的《邊城》鳳凰古城成為這里的代表,近年來游客也是愈發多而廣,很多人說這里商業化太過嚴重,早已經不再是那個沈從文筆下翠翠生活的那片凈土,與人們心中理想的世外桃源也有了差距。但任何一個地方都需要經濟的發展,這里的人們也渴望富足的生活,不是嗎?張家界的奇山秀水依舊讓人心馳神往,玻璃棧道成為一個新亮點牽動無數顆心,這里依舊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美麗,不被注意的風景。這讓我心中有了一片世外桃源。
乾州古城
乾州位于吉首市,是湘西的首府。有人說若鳳凰、里耶是小家碧玉式,這里便更為大氣一些,既有英雄之城的兵戎文化,又有民間民俗的非遺文化。本地人進去是不用門票的,據說只會查旅行團和看起來不像本地人的人。開始有點慫,即使看見很多人大搖大擺的走進去了也沒膽,怕突然被攔下,顯得尷尬,只是默默地在旁邊觀察了好久,最后還是順利進去了。倘若有旅行團過來,穿著苗族服飾的姑娘會擊鼓唱起歌,歡迎遠方客人來湘西做客,游客須對上一首歌。
里面的建筑都是仿建的已然少了韻味,人不多,住在里面的居民愜意地打著麻將,風雨橋和涼亭里有很多老人睡著休息。對游客來說這里或許只是一個沒有特色的甚至算不了景點的普通景點,但這里的人生活得寧靜淡然,還是挺幸福。胡家塘的荷花開了大片大片的,萬溶江的水照樣綠的很美,懸索橋上還是掛著大大小小的鎖,虎跳崖在這邊好像比較常見,沒事兒的時候來走走會心情舒暢。
鳳凰古城
? 再有這樣一次機會重訪邊城,仿佛為了完成心中某個執念,不管當初說好一起來的人還在不在,該來的地方總歸要來。對鳳凰的評價毀譽參半,因人而異吧。兩年前人生第一次旅行給了這里,兩年后回到起點尋找初心。
? ?去的前一天在辦公室里無意中看到劉姨的桌上有一本《邊城》,后面蓋著沈從文故居紀念,一口氣讀完了,也終于在里耶古鎮、德夯苗寨、芙蓉鎮和鳳凰中選擇了這個商業化最嚴重還去過一次的地方。那居然像一種使命感,我必須還去一次。和兩年前幾乎重合的時間,心里居然首先想的是那個君悅山水大酒店還在不在原地。很遺憾,很多事情變了,它的位置也換了另一個名字,也不再有一堆黑車司機在下汽車的那一瞬緊緊圍著你,像餓狼一般了,公交車好像使一切井然有序起來。車上大多數都是去游玩的人,有人說,今年這里的天氣很好啊,別處很多地方都被淹了,以前有一年鳳凰也漲了大水,誒,哪一年來著?
一位本地老大爺接到,2014年,吊腳樓一層都被淹了,橋也沖斷了。?
是啊,就是那年,也是夏天,高考結束沒多久,恰逢大雨,我們去了鳳凰。 回來不久,便有了古城被淹的新聞。 現在的她又恢復了原貌啊。
? 從南華門下車往古城內走,人并沒有那么多,有些無人的小巷子安靜極了。有些地方,一眼便記起來,哦,它還在這里呢。 天涯路青年旅舍是在去哪兒上訂的,順著路走,沒花多大力氣我順利找到它的位置,和沱江不過幾十米的距離,附近是清吧一條街。三個男生正在大廳里坐著,他們的熱情讓我內心的小怪獸一下子跑了出來。
? 義工小明是廣東的,考上了深圳大學的研究生,粵語好聽,普通話帶著濃濃的口音,帶我上樓時候就問,晚上要不要一起去酒吧,像我根紅苗正的好少年,都不敢去酒吧(其實是因為窮)。下樓便看到老板Peter,80后的老帥哥,還是老鄉。他很會玩兒也很瀟灑地生活著,話也很多很能扯。有天晚上沒有人玩游戲,他還給我上了一堂理財規劃課,以他國家二級理財規劃師的身份,雖然我并沒有記住他講了些什么。 ?
? 晚上和三個妹子一起拼飯,四個人都是一個人出來玩,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有時候真的很好奇,為什么在陌生人面前反而更真實,在熟悉的人面前卻有些放不開,顧忌太多。我們還是一起去了清吧(欲哭無淚),是走完了一條街后發現唱得最好的那家——zero。每個人點了一杯死貴死貴的酒或其他,聽駐唱唱歌,和老板調侃。兩個妹子的杯子里掉了蚊子,老板又重新調制了一杯雞尾酒。11點半禁音,我們卻遲遲沒有離開,和駐唱的小哥聊起天,說起也許某天就被發現走上成名的道路。直到他們把門板一塊一塊裝上,只剩最后一個出口,我們也終于離開。他們說,你們明天還來啊,第二次調的那杯日出還沒有喝呢。
?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見面,第二天不會再去。
??回去已經是凌晨,Peter說還這么早,下來玩游戲,大家快回來了。果然隨后看到了下午剛來看到的他們。逗比學長張文濤比我早到一天,卻也因為我多住了一天,在北京辭職后出來旅行已經半個多月了,我們同一天走,他的下一站是重慶、四川。還有一對小情侶,男的曾經是樂隊的吉他手,后來成了主唱,可愛的妹子他說是唱歌追到的,而且人家還是大一(微笑)。在大家拿著一把斷了一根弦的吉他裝逼的時候,真正的高手在一旁靜靜看著我們裝逼。我們拼好桌子玩起了誰是臥底,然后是uno牌,三點收尾。 ?
? 那一天晚上,大學時光男女混住十人間的房間里只有我一個人,有種被我承包的趕腳。Peter發微信讓我關燈睡覺,然而那晚喝了那杯咖啡,又好像有些興奮,3點半了也沒有睡著。想著要早點起來看還未蘇醒的沱江兩岸,訂好5點半的鬧鐘,迷迷糊糊也睡了過去。六點不到我掙扎著起來,院子里碰到長得像叔叔的大逗比,他昨晚也說好要早起,打過招呼后我就上路了。
? 清晨的鳳凰巷子里只有環衛工人打掃的身影,各家店子也還沒有開門,河邊是一片寂靜,這個時候的她多么安靜祥和,這才是最美的時候。算是彌補了我第一次沒有看到鳳凰晨景的遺憾。
穿過東門城樓,穿過古城墻,快到跳崖,7點多太陽已經升起,漸漸迎來了旅行團大軍,導游們拿著大喇叭介紹著,人也漸漸擁擠,我不再愿意逛下去。買好早餐帶了回去,除了打掃衛生的阿姨空無一人,都還沒起。白天的溫度,毒辣的太陽,讓我徹底放棄了出去的想法,我老老實實的呆在大廳里,和他們聊天玩uno,學著打非洲手鼓,玩玩手機。
本來只訂一個晚上,打算再去另一家住一晚的,過了一天好像又不想走了。然而床位一下子被訂完了,他們來了才知道是一個龐大的支教團。續住的我住在了英雄聯盟的男生6人間(微笑),還好那個支教團分了兩個妹子下來住。
三樓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鳳凰夜景,第二天晚上我一個人坐在這里。
大廳里擺著的書基本都是些廢書,好不容易找出一本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還是沒看完。其實就沒想看完~呢
鳳凰這一次給我的回憶大概是不一樣的清晨和夜晚,還有青旅。那種輕松的感覺似乎很久沒有出現在我的生活里。我甚至會想,一直呆在這里多好,仿佛真的什么都不記得了,清晨看看還沒有蘇醒的沱江兩岸,晚上看看它的燈火輝煌,白天就躲在青旅里躲在沒有太陽的故事里。
從微信里看到張文濤的動態,重慶四川之后繼續了云南之旅,大理麗江,沉溺其中。
我說,真羨慕你們這些有錢人,去的都是我想去的地方。
他回,莉莉,我們也是從窮學生過來的啊,你也會有這一天的。
德夯
外地人知道德夯的人大概不多,我也是到了那里才知道這個隱匿之地。回來的前一天,糾結了好久去還是不去?機會錯過了會后悔,去了最多會失望而已,最后還是早早的起來搭上了去德夯的班車。它給了我最大的驚喜,也給我留下了慘痛的回憶。
德夯,意為美麗的峽谷。德夯風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德夯苗寨又譽為鼓王之鄉。苗寨,就是帶有苗族特色的農村,而又在大峽谷和群山之中,則是山村了。山村的普遍特點大概是,經濟落后,交通不便。去之前在網上也看到很多游記寫到,景點分布非常非常的遠,要做好徒步十萬里的打算。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玩起來不怕苦不怕累走上一天都OK的人,但這次我高估了我自己。去的路上真的是猶如在山水畫廊之間,美不勝收。高山連綿不斷,繚繞的云霧讓它有了仙氣,一條河流沿著公路一直蜿蜒,我從未見過如此明澈的水,鳳凰的沱江下游成堆的垃圾,這水比那水清澈好看幾多倍。公路很窄,一旁是高山峭壁,另一旁則是河流農田,有世外桃源之感,而這感覺,到后面越發重了。
門票略貴,掛牌價100,而本地人是10塊。畢竟上面的景點一天之內沒人可以走完。大門有點簡陋。
穿過一座橋就到了苗寨門口,民俗表演場里便傳來了歌聲。
每天上午9點和下午3點有免費的苗族特色表演,上午為婚俗表演,下午為苗族服裝展示,兩個我都看了。晚上會有大型晚會,120塊一位。
阿妹還是美美噠。
流紗瀑布據說是最有看頭的一個景點,然后我就期待滿滿地踏上了漫漫征途,走著走著賣東西的越來越少,眼前感覺像荒山野嶺大山深處了,自言自語道:媽呀,這怎么走啊?一個大叔說,就沿著這石板路一直走。
后來我才發現那才是路的開始,我走啊走,走啊走,簡直走到瀕臨崩潰。
兩邊風景倒是很好,水清澈見底,小孩子在里面抓螃蟹抓魚,后悔自己沒穿涼拖過來(其實完全正確)。一個爸爸帶著女兒走水路,女兒看見魚總是迫不及待地推爸爸去抓。
每隔幾百米會有一個簡陋不堪的小棚子,老奶奶賣著幾樣簡單之極的東西,還一邊編著草鞋。
一個小時之后,終于見到了流紗瀑布的真面目,瀑布高216米,是全國之最,如白練凌空,似銀紗懸壁。
?但是美好過后,還要原路返回!!!這里不存在什么不走回頭路的情況,幾個景點分散在不同方向的盡頭,而且只有一條路。回去路上,不斷有人問我,還有多遠能到?
看到大家都和我一樣幾乎絕望,我越發心情舒暢了(陰險)
回到苗寨已經是中午,走過一座橋稀里糊涂地跟在兩對夫妻后面走,那是我那天做得最愚蠢的一件事。莫名其妙地就爬了一座無名山,路上除了我們一個人都沒有,路也是最原始陡峭的石階,蚊子多得幾乎可以吃人,似一座廢棄的荒山,而并不是我以為的盤古峰。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是自己選擇的路,四只手也要爬到山頂。大汗淋漓,衣服濕透,腿上黏黏的,還時有蚊子偷襲,一個叔叔和阿姨實在走不動了,便在半山腰一個亭子里等我們原路返回,那阿姨穿著至少8厘米的高跟鞋。
最后爬上頂的只有我和另一對中的叔叔。然而,山頂的景色并沒有我以為的開闊,大樹遮住了大部分視野。
真的是這樣,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完啊。
廢棄的天階,斷裂的鋼筋,似殘垣斷壁,衰敗之景,足以看出這里早已無人問津。許多年前可能是登山愛好者探險家和本地居民常來的地方。
下山時候在青苔和水混為一體的樓梯上摔了一跤,嚇得不輕,還好只是受了點小傷。一下來迫不及待地找到一個小泉眼洗洗,水真的是沁人心脾。然而,我再也沒有力氣去逛了,坐在民俗表演園里看苗族服飾展示。
休息之后,已經下午4點,想想還是打算去天文臺,是當年屈原問天的地方。走了大概兩公里,天氣突然大變,雨點開始落下來,路上空無一人,莫名的恐怖感,而天文臺超級超級遠,最后一趟回市里的車又是6點半,兩個半小時很難趕回來。好吧,我便放棄了繼續走下去的想法,開始往回。
結果5點左右就坐上了回去的車,其實還有幾個景點還挺有意思的,無奈困于交通。回去路上果然下起大暴雨,有樹倒下攔住了路,40分鐘的車特么花了2個小時。路上可以看見矮寨大橋,甚是壯觀。矮寨大橋世界上跨越峽谷長度最大的鋼桁梁懸索橋,是吉首茶垌高速公路上跨越德夯大峽谷的特大型橋梁,其主跨長度在同類型橋梁中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窮學生,門票超過預算,便沒有上去。
對這里的記憶止于此了。
或許我某年還會再去,或許永遠不會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