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樣年輕的歲月里,和海子做著一樣易碎的夢—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想尋得一個地方,建一座木房子,與海為鄰,清晨,推開窗戶,海的的咸澀味道撲鼻而來,海的清涼的風迎面襲來。時常三倆朋友,過來坐坐,聊聊詩歌,說說遠方。
翻開這本書,看到海子小時候,過早的的被冠上了天才的標簽,有過一段短暫的享受期,卻也讓他過早的承擔了不可言說的壓力,只有更加的努力才能讓天才的光環不褪。自從第一次嶄露頭角開始,就意味著人生的路光芒四射也同樣的不同尋常。
看似漫不經心卻也十分艱苦的考上了北大,那是海子詩歌啟蒙的地方,也同樣是在北大,他認識了此生摯友駱一禾和西川,這兩為對海子的詩歌創作至關重要的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北大還是海子愛情的發源地,他傾注此生感情卻最終孤身一人。家鄉的麥田給海子的詩歌以靈感,而北大的情懷給海子的詩歌源源不斷注以血液,不論是最初的短篇,之后長篇,海子經常寫麥田,寫故鄉,寫北大的人和事。
海子詩歌一個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太陽”,他的心之所往,心之所向。
海子是孤獨的,生前他承受了太大的壓力,他練氣功,想要讓自己放空,卻反而越陷越深。海子是一個極致的人,對待任何事情都希望做到完美,讀書時,努力成績優異,寫詩時,徹夜熬制,甚至對待愛情,僅有的幾段戀愛也都是都不辜負……這些都深深的糾纏著海子本就無助的心。海子不斷的寫詩,將現實生活的抑郁絕望或樂觀或悲觀的寫進他的詩歌里,每個寫作的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寫作交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海子有西川和駱一禾,他們以詩為友,彼此慰藉,終此一生。海子沒能在生前讓自己更多的詩歌和廣大讀者朋友們見面,這是一大遺憾,這也是使海子走向死亡的原因之一。
海子詩歌所呈現出來的詩意生活,被我們現在的人努力追求著,我們都想過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自在日子,卻不曾看到這詩歌的背后卻是詩人在絕望中透露出的向往。海子不斷的去西藏,在西藏找尋自己靈魂的歸屬,不得。后期的海子一定過得很痛苦,這些我們無從感受,通過他的詩歌都感受到一些,卻不可能是全部,因為他的詩歌總是給我們遠方。海子臥軌,在悲痛的同時選擇尊重他的選擇,他寫下遺書說,他的死不關任何人,生命的最后我們仍然看到的是這個詩人留給世界的善意和溫度。
翻到最后,是海子年表,短短幾十行,他的一生終結,一個人的一生就這樣,無論生前多么想要努力的不平庸,到最后都改不了共同的結局,能讓世人記住的少之甚少,不禁一時失語,活著不易,還好有詩。
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以此結尾,愿你我都能詩意生活,不要辜負了海子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