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部影片以明朝魏忠賢專權(quán)作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大時代下一群小人物的命運。
1
本片的主角沈煉(張震飾)和陸文昭、陳真在一場戰(zhàn)役中相識。在這個尸橫遍野的戰(zhàn)場,人命就如同小草一樣被收割,他們?nèi)桓市脑谶@樣的地方默默無聞死去,于是對天大吼:“我要換個活法”。
活法可換,命運難改。離開了收割人命的修羅場,他們來到了京城—一個更錯綜復(fù)雜的地方。這里有更多的勾心斗角與不公。一個可以立功的案子在兩伙人手中爭搶。一方取勝,另一方記恨他,用無常帛記錄下他手下的聊天話語,借此將他送入詔獄。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世道才會有這樣的行為和權(quán)力?你就說了一些涉及上層的事實,就能把你送入一個生不如死的地方。人們基本的言論自由權(quán)可謂是消失殆盡。而另一個場景更加加重了這種制度的黑暗,一個寺廟的高僧就因為為那些買北齋先生字畫的人打報不平了一下,就面臨關(guān)入詔獄的危險。這位高僧是好人啊!他如此做法只是不想讓更多人遭到生命危險。可是在那個魏忠賢一手遮天的時代,你不說的下場就是死。無常帛上可以隨意書寫你的罪證,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事實!在這個時代下生活的人,只能小心翼翼,生怕有一天災(zāi)禍到自己頭上。我們還可以看到錦衣衛(wèi)權(quán)力是如何的大。陸文昭對沈煉說:“你去告呀!各個地方都有我們的人!你在哪里告都沒有用的。”中國的封建王朝雖然有法律,可本質(zhì)上來說是人治,而非法治。如果當權(quán)的是一個貪官,那么法律就可有可無了。這里比以往的戰(zhàn)場更加兇險莫測,也可稱之為修羅場。他們?nèi)匀惶用摬涣俗约旱乃廾瑥囊粋€修羅場走出來,又走進了另一個修羅場。
2
相比于表面的修羅場,讓人真正觸動的卻是人心的修羅場,也就是其中的情感糾紛。這部影片用了很大的篇幅描繪人物之間的感情。而其中的愛情更是讓人感嘆不已。以下是結(jié)合情節(jié)的對電影主人公內(nèi)心情感的刻畫。
一切的源頭來自于北齋的畫。一個美好的早晨,萬物生長,鳥兒齊鳴。沈煉喜好北齋的畫,又再一次選中了一幅她的畫,準備返回。可這時,天空下起了大雨。固然幽林深處,下雨何嘗不是大自然的饋贈。可沈煉心念手中畫卷,萬分著急。就在這時,伊人仿佛天使從天而降。她手拿雨傘,為他遮風擋雨。她一顰一笑步入了沈煉的心房。伊人美如畫兮,君子好逑兮。佳人在側(cè),沈煉心動不已。可苦于無所談資,只能在短暫的遇見后匆匆分別。相比于沈煉,北齋更多的是好奇。一個那么喜歡自己畫的究竟是什么樣的?知音難覓,她借打傘的機會接近這個人。
3
令沈煉沒想到的是,在相遇沒多久后,他又再次遇到了她。更令他沒想到的是,她竟然就是北齋。他喜歡北齋的畫,同時喜歡對北齋有幾分心意。他怎忍心佳人在旁受辱。雖然身負朝廷命令不得不殺北齋,可至少不能讓她死得不堪,于是,他向同僚動了手。可是他的心終究是矛盾的,不談同僚情誼,就是這朝廷使命,他也無法違抗。于是,他的把柄被抓到了同僚手里。他急了,緊張了,連忙去搶無常帛。在新愁舊恨交加下(兩人之前便有矛盾),他不小心殺死了他的同僚—殷澄。沒想到在這之前,北齋已經(jīng)悄悄地跑了出去。他后悔不已,也無可奈何。
再一次相遇,便是很久之后了。在北齋那一方的威脅下,他弄巧成拙地燒了兵書閣。可他終究是聰明的,拿走了一本書,而這本書就記錄著監(jiān)造船的人員。這與皇帝落水之事有密切關(guān)系。他以書相逼,終換得與北齋重逢。在聽見裴綸叫北齋嫂子的時候,他的心不知道有多雀躍,可這一切也不會表現(xiàn)在臉上。情意像種子一樣慢慢發(fā)芽生長,可是他知道如果無法找出幕后真兇,那么危機和兇險必然不會結(jié)束。但他又不忍對北齋施以酷刑審問。于是他將北齋拉上一艘小船,用落水的風險來威脅她。可是北齋咬緊牙關(guān),一點也不開口,沈煉也拿她沒有辦法。他真的忍心看她落水嗎?顯然不是的,當她真的掉進水時,他也跳進水中將她救了起來。沒想到,她竟然開了口,說出了一段陳年往事。同樣的落水,卻是不同的人救了她,而那個人又是她傾慕的人,同時又是她愿意用生命守護的人,沈煉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成了第三者,他心中苦悶,但也無可奈何。
沒想到,他以前生死相依的兄弟陸文昭竟然和想要弒君的人是一伙的。在挨了陸文昭背后一刀后,裴綸從他們手中艱難地逃了出來。沈煉不記前嫌和北齋一起救了裴綸,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被陸文昭帶領(lǐng)的人包圍了。陸文昭讓他交出那本書并且殺死北齋。他不愿意,也不知道為什么,難道那個救了北齋的人想要殺害她嗎,既然要殺害她當初為什么要救他?當陸文昭慫恿他參加這場反魏斗爭時,他是不愿意的,他不想看到自己心愛的人兒死在這場殘酷的政治斗爭中。于是,他選擇了出局。陸文昭別無選擇只有一舍過往的兄弟情義,命令士兵攻擊這個地方,將他們?nèi)繗⑺馈?/p>
4
沈煉選擇了愛情。北齋感冒時,他用嘴將水吹熱,送進北齋的嘴中。他代替北齋向朱由檢求情,因為他知道如果北齋來,一定會被殺死滅口(北齋知道了朱由檢太多秘密)。而他去,也可能被朱由檢滅口(他手有那本書,而且知道朱由檢與此有關(guān)),他把生的機會讓給北齋,讓自己去見一下那個懦弱的男人,那個為皇權(quán)不顧兒女私情的男人,去看一下他到底什么樣。為了不讓北齋的傷心,他欺騙北齋那個她心念的男人還惦記著她。真正愛一個女孩的人是不會讓他愛的女孩傷心難過的。因為他不舍得,他寧愿自己難過,也要看到她最開心的笑臉。
5
北齋不是傻孩子。在一開始就有逃離的企圖。因為她害怕被沈煉作為威脅她心愛人的把柄。她從沈煉那里要到了那本書,開始逃亡。可當她看見沈煉被通緝的時候,她終究是不忍了。那么多天的相處,只要不是木頭人,都會被沈煉的行為感動。她知道一旦自己帶書離開,那么沈煉他們會徹底失去生的希望。于是她回來了。可這時的她心中相必感動多于喜歡吧!接下來是她的第二次逃脫,兩崖相接,中間一個獨木橋,沈煉知道自己已經(jīng)無法逃脫,于是他再一次選擇將生的希望留給北齋。北齋帶著想要活著的念頭離開了,她在走前告訴了沈煉自己的真名。
我想當古代的一個女孩把自己的閨名告訴一個男子的時候,她的心中必然裝著這個男子。可是當她逃了不遠后,她突然悟了:自己心愛的男子在后面為自己沖鋒陷陣,很可能就會死在那里,自己就算逃走了,又有什么意義。天地再大,沒有心愛人,那又有什么區(qū)別。不如自己回去,和他一同靜享這最后的歲月。于是她再一次回頭了,帶著和他一起死的信念回去了。
可沈煉不愿意,他不想讓她死。她如果死了,他的拼命就沒有意義。在最后,沈煉選擇割斷了那座吊橋。“走啊”他吶喊著,他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來保她平安無事。他心想:我要你好好活著,莫像我一生動蕩不安,終死于非命。你是個好女孩,你不應(yīng)該就這樣在你最好的年華死去 。不要為我悲傷,如若以后能嫁個好人家就嫁了,我只是你生命中的過客,不值得你這么做。我們相遇的日子就像煙花的生命那么短暫和美好。我愿帶著這份美好死去,無怨無悔。
終是一座橋隔開了兩個人,一邊是生,一邊是死。
最后,她自甘情愿掉入沈煉的羅網(wǎng)。在杭州結(jié)廬為舍,畫出心愛人英武模樣,與他共度一生。
6
沈煉的愛終究比朱由檢的愛高大的多。朱由檢口口聲聲說愛北齋,卻不允許她發(fā)展自己的愛好—畫畫。甚至到最后,他懷疑猜忌兩人之間的感情。他不信任北齋,不認為她能保守秘密,選擇將她殺害。愛情中沒有了信任,恐怕只能剩下一片廢墟,照出朱由檢的自私。而沈煉在北齋選擇護佑自己的愛人,將那本書拿走時,他親自將書給了她,而根本不考慮自己已陷入了極其危難的境地。
內(nèi)心的修羅也遠比外在的修羅更加讓人難受。沈煉的心在這部電影中一直遭受折磨,他不愿意北齋離開,卻每次為了北齋的生命安全而放她離開。他希望北齋和朱由檢分開,卻又騙北齋他在等她。他不想和兄弟反目卻迫于對北齋的喜歡不得不相殺。而朱由檢也面臨愛情和權(quán)力的對立,陸文昭面臨兄弟和欲望的對立。所有的人用他們的悲歡喜樂畫出一幅活生生的修羅圖。讓人為他們悲嘆,哀悼,慶幸。
后記:當朱由檢登上皇位,他沒有選擇殺死沈煉,而是放過了他,恢復(fù)他的官位。朱由檢何嘗不是選擇了放過他自己—那個年輕氣盛、為愛瘋狂的少年。他以沈煉,作為死去的青春做最后一次祭奠。他完成了內(nèi)心的修羅,終于成為了不再任性,站在最頂端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