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景區的管理者看到蜂擁而至的人群的時候,相信絕大部分心里是開心的,但是,當管理者發現,游客來到景區內,在乎的并不是景區最核心的價值,而是原本根本就沒有計劃的一個樹林子,會做何感想?
最近,漢陽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以下簡稱“漢陽陵”)就碰到了這樣的問題,在每個周末,前往漢陽陵景區的車隊幾乎可以排到高速公路的收費口,然而,景區的管理者們尷尬的發現,這些洶涌的人群不是沖著漢代帝陵來的,而是在漢代帝陵陪葬坑旁種植的那100畝銀杏林,到了深秋、初冬時節,銀杏林的樹葉慢慢變成金黃,蝸居城市里的城里人,紛紛來到這片林子里欣賞秋色。
漢陽陵的銀杏樹
漢陽陵的銀杏樹
漢陽陵的銀杏樹
漢陽陵的銀杏樹
漢陽陵,依托西漢景帝與王皇后同塋異穴合葬的陽陵陵園而建,是一座巧妙融合現代科技與古代文明、歷史文化與園林景觀于一體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區,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帝陵陵園、也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而漢陽陵下面埋的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141年),是西漢第四位皇帝,在位17年。執政期間,他崇奉“黃老之術”,輕搖薄賦,減笞去刑,和親匈奴,與民休息,據史書記載,當時社會“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 與其父漢文帝劉恒共同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早期治國安邦的黃金時代,被后世贊譽為“文景之治”,為其子漢武帝劉徹開疆拓土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漢陽陵地下博物館的文物非常豐富
漢陽陵出土的“漢俑”極具特點
有著這么多的頭銜的漢陽陵當初肯定沒有想到,10年之后成林的銀杏樹,讓漢陽陵為外人所知曉和出名,這也許是像漢陽陵這樣以考古為主題的景區面臨的尷尬所在,人來了自然知道的人就多了,卻好像失去了當初設立景區主題的初衷,因為來的游客絕大多數是不在意這兩個陵墓埋葬的是誰,只在意那些外在的風景。
免費人氣帶動起漢陽陵銀杏林火爆
至少在2,3年以前,漢陽陵的銀杏林還遠在深閨無太多人知,更沒有門票收費一說,只在西安本地的幾家網絡論壇和愛好攝影的網友之間慢慢傳播和發酵著。
可能慢慢隨著人氣的遞增,這樣的免費人氣,并不能直接給景區帶來收益,所以,到了2014年,有游客在西安本地的“華商論壇”上反映,去漢陽陵看銀杏林必須購買10元一張的門票才能進入觀賞,網友“三橋的老閑人”發帖質疑:這個銀杏林歸屬漢陽陵博物館,屬于景區的一部分,單獨收費,特別是說明殘疾人也要收費,是否合理?是否涉嫌違法?對此質疑,漢陽陵景區官方的回應是為了限流和保證安全。雖然最終關于殘疾人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這樣的質疑聲音卻依然不斷。
漢陽陵博物館對網友質疑的回應
到了2015年,漢陽陵將這一收費進行到底,徹底將景區門票和銀杏林入園捆綁在一起,同時,也許是為了平息一定的民議,推出了10月31日至11月30日“金秋踏古”系列活動期間,陜西本地身份證的可以半價,只要40元,而穿著漢服的游客,則可以在10月31日和11月21日這兩天,免費進入百畝銀杏園參觀游覽的規定。這一政策的推出,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爭議,但是已成既成事實。即使收費,前往漢陽陵的人氣已經爆滿,官方網站的最新消息也一直在提醒游客:建議觀眾從自身安全和保證參觀質量出發,避開每周六、周日參觀最高峰,選擇周一至周五前來漢陽陵博物館參觀。
公開的資料顯示,漢陽陵景區隸屬于陜西省文物旅游局管理,與秦始皇陵、西安碑林等知名歷史文物遺址景區同屬于一個管理部門,十三朝古都西安,由于歷史悠久,很多旅游景區資源往往都和歷史遺址有關系,所以嚴格來說,陜西省文物旅游局擁有著陜西大部分的優質旅游景區資源。
陜西省文物旅游局擁有大部分的優質旅游景區資源
但是由于行政管理和旅游景區開發運營存在著一定的掣肘關系,進行商業開發的景區往往會選擇另外成立一家景區管理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但是,形式上的市場化,并不一定代表運營的市場化。當外部市場開始發生急劇變化的時候,中國的旅游景區們,卻還在盤算著自己的那點小算盤。
門票成為旅游景區和游客之間的矛盾點
當門票成為旅游景區和游客之間矛盾點的時候,往往是景區占據著決定性的優勢,畢竟,定價權,圈地權,全在景區手里,而游客只能選擇去還是不去,國民出游休閑的盲目性和缺乏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這樣的矛盾,周末了,放假了,卻不知道怎么玩,網上查查信息,這個地方大家都說好,那就去吧,即使人多,也硬著頭皮往前擠,畢竟好不容易帶著父母、老婆、孩子出來一趟,人再多也得走。
那些被少數攝影、徒步、戶外愛好者們挖掘出來的目的地,到最后往往不免淪為地方經濟利益的爭端點,這其實也是一種矛盾,一方面,人類總是向往原生態和純樸的地方,另一方面,到了原生態的山村,卻又想要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和舒適,這個時候,不介入開發和規劃,是不可能滿足大量游客需求的。而開發和規劃的費用從何而來,僅靠撥款是很難的,更何況是“清水衙門”的文物管理部門。所以,圈地塊、建景區,收門票,就成了各地發展旅游的最原始模式。
雖然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前往漢陽陵,不在乎那80元的門票錢,就為了那一抹秋色,但是,漢陽陵的秋色再美,也掩蓋不住旅游景區和國民出游的矛盾。這是中國旅游景區的悲哀,卻也是中國國民出游的悲哀。
本文原創作者:我不是博客(微信號:14951724)。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出處和作者全稱,謝謝合作。
---------------------------
我真的不是博客。不在路上,就在網上。
一個不喜歡旅行的電影偽愛好者不是一個好的網絡民工。
本文由“樂游天下旅行團”(微信號:leyouworld)特約支持
樂游天下旅行團-帶你走遍天下
掃描二維碼,加“樂小游”為微信好友,
可以加入“樂游天下”旅行團微信群,
活動信息第一時間知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