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心有所想,夜有所夢,這是有期而遇。心無牽掛,夜有所夢,這是不期而遇。前者是意識的延伸,夢是用心過猛的印記,就如當下流行的俗語,“抓鐵有痕”。后者是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無”是指沒有主觀的用心,不知不覺而生發的。不期而遇的,我們或許會警覺,加以重視,轉無心為有心。
周二清晨,父親把我從睡眠中喚醒。他清瘦,能走路但步子不穩,著灰色的毛衣開衫。他從前面那棟房子出來,說找我大半天了,8:00多出門,現在似乎是13:00了。我迎上去,扶著他走向自己家。夢就醒了。
父親是去年4.17走的。有機會回義烏我都會到三角店看看他。墓前有塊長石條,下面放有香火,方便施禮。最近一個月就去了兩次,一次是陪叔叔去的,一次是陪女兒去的。他走入我的夢,是否因為我還做的不夠好?我想是肯定的。雖然我沒與家里人商量,但我知道我需要做什么去滿足父親的期待。
28日是休息天,我查查老黃歷,宜祭祀。于是與家里人商量完成一個心愿,在家里祭祀祖宗。
城里人不重視傳統,鄉下人重視。我搬過多次家,都沒有儀式。如何祭祖?各地的樣式不同,我家的硬件條件也與鄉下有所不同,百度也幫不了我。對此,我能做的就是按自己能做的做好它。自己寬慰自己,形式不同沒問題,心是否真誠才是問題。今天,是第一次,用我自己的形式,請父親回家小酌。不知道這是否滿足了父親的心愿,還是僅僅滿足了我自己的心愿。等下次父親入夢時,我是否會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