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個流行的說法是,一個人的成功,80%由情商決定,只有20%由智商決定。
現實中,確實也有很多智商不冒尖的人取得很大的成功,人們歸功于他們的情商。
這樣就給人一種模模糊糊的認識,似乎智商就不重要了,高智商的人很容易成為低情商者,從而在工作生活中都不容易取得成功。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以下為敘述簡單起見,把高智商者稱為學霸。
事實上,學霸只要知道了情商的公式,就會更容易成為高情商者。
這個公式就是:
情商=情緒+思考
從“認識情緒——理論篇”中,我們知道,這就是腦邊緣系統與腦皮質的結合。
學霸在思考上占優,理應在情商上占據優勢。
對情緒提供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方面,無疑學霸的能力更勝一籌。
了解了這一點,學霸都應當情商方面樹立必勝的信心,不要被智商高情商低這樣的說法所迷惑。
另外一個理由。
學霸之所以學習好,就是因為情商高。
因為記憶與注意力都與情緒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學習能力與情緒密切相關,也就是與情商密切相關。
學習好,當然就是情商高。
但為什么到了職場,情況會出現一些變化,有的學霸在情商方面似乎與智商不匹配了。
這還是要從情緒說起。
就其對象,情緒可分為兩類:對外情緒和對內情緒。
在學校,對外情緒影響小一些,主要是對內情緒起作用。
因為學校里面,學習機會均等是被制度保障了的。
這樣學習成績在情緒方面由對內情緒所決定。
而學霸對這類情緒利用得比較好,加上智商高,所以成績就好。
但到了社會上,機會的均等沒有制度保障,對外情緒的作用大大增加了,有時甚至占據絕對優勢地位,如果不注意到這個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就可能出現情商與智商不匹配的現象。
而那些非學霸,自己知道知識能力有欠缺,反而更容易調整。從而出現一些他們更成功的的現象。
學霸只要弄清這個道理,在對外情緒的利用上加強努力,加上本來就對對內情緒利用得好,就必然占據巨大的優勢。
當然,由于對情緒提供信息的思考畢竟不是很艱深,所以在學校學習成績一般的人也有機會獲得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