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學習回家,看到老公語氣嚴厲的在指責孩子,孩子坐在沙發上噘著嘴。聽到我喊他的時候,眼淚都要出來了。顯然委屈得很。分岐的起點在孩子的家作上,但現在已經轉移了,變成了爭對錯。
? ? ? ? 似乎兩個人都有理,在家作上,我當然是支持老公的觀點,只是現在沒用。我的加入只會激化矛盾。
? ? ? ? 我轉移他們的聚焦點,接手后面的事情。放下這個爭論點,轉而求其道。
? ? ? ? 老公一開始還在說教,只是我不回應也不評判,只是聽著。讓他發泄自己的氣憤。
? ? ? ? 沒有人回應的爭論是爭不起來的。孩子的情緒也平靜下來。開始跟我互動,給我檢查他的家作。
? ? ? ? 最后,還是要回歸到他們的爭論點上。孩子還是堅持他的觀點。認為他的做法也是可以的,老師沒有硬性規定。
? ? ? ? 我當然希望孩子能更好,但我知道,這件事孩子有了對抗,今天要想按我的要求去完成,可能性不大。但我還是想試試,表達我的觀點和想法。
? ? ? ? 孩子的聲音高起來,情緒激動起來。老公聽了,火又起來了,開始大聲的說教指責。
? ? ? ? 我知道,我的愿望完全泡湯。我用眼睛看著老公,希望他止語。
? ? ? ? 孩子不吭聲,但身體已經是防御狀態,已經抱定了對抗到底的想法。開始洗漱準備睡覺。
? ? ? ? 我還能做些什么?問孩子準備什么時候完成?開始跟孩子“計價還價”,最后,得到了孩子的明確答復。
? ? ? ? 孩子有了緩沖點,而我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我覺得孩子的觀點也沒有錯),皆大歡喜。
? ? ? ? 過后,老公跟我說,今天我還是很生氣的。我看到老公的無力感,面對孩子無能為力的這種感覺我以前一直有。
? ? ? ? 我沒有說出來,只是跟他說,你跟孩子爭對錯有什么用?那時候的你幾歲?估計也跟孩子差不多大了吧。老公聽了笑出了聲。
? ? ? ? 不評判,不否定。彼此尊重,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即使是在討論矛盾的焦點,也是可以不爭論而解決問題的。
? ? ? ? 昨晚,孩子開心的背給我們聽,信心百倍,說準備上臺分享了。
? ? ? ? 問題出來了,跳出問題的圈子,自然就有了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