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驢的水,覺得不開心,覺得這部電影不好,我很不喜歡。
很顯然,并不是這部電影本身不好,而是我不喜歡所以覺得它不好,而這部電影本身并不是拍給我看,也不是為了追求我覺得它好,所以我說這句話只能表達我的情緒而對電影本身的價值并沒有影響。
如果你看了以上這段話覺得亂七八糟找不到重點似乎又有點道理的樣子,恭喜你,這就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感覺。
不可否認,我是沖著開心麻花的名字去看這部電影的。更不可否認的是開心麻花是如今喜劇圈里的一個金字招牌,以沈騰馬麗為主,以王寧艾倫為輔助。可以說這四個人正是如今開心麻花闖開一番天地的開心麻花四大天王。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沒了以上四個人,開心麻花的喜劇被人認可的難度會加大很多。
在聽到這部電影的時候,宣傳說它是開心麻花第二部傾盡心力的作品,我們都知道第一部是夏洛特煩惱,反響特別好。電影宣傳說它是一部喜劇,觀眾說這是源自開心麻花早期的話劇,顯然有了群眾認可的。
如我們所料,這部電影的前半個多小時的節奏還是很歡快的,雖然電影院里人不多,也沒幾個人笑,整部電影的口味也是略重,很多地方都讓人懷疑為什么沒被偉大的廣電剪掉,但是笑料還是很多的,幾個演員的表現也很流暢自然,恰到好處的日常,不同性格不同愛好的人聚在一起所形成的日常笑料,看起來還是很好的。關鍵到了,敲黑板,這是前半個多小時,無愧于喜劇的一部分。
從什么地方開始出現轉折的呢?從整部電影的高潮開始,當然,高潮之后有兩種發展,一種是開始收尾,一種是開始講道理,講述現實,講述無奈,講述無力。這部電影就是這樣。
女主的設定是灑脫,向往精神上的絕對自由,風評是放蕩不堪,當然,演員表現得恰到好處適可而止,很好的把這個形象控制在走向負面的路上。
其實從一開始這部劇定義在1942年的國民黨,我就應該有一種迎接諷刺的覺悟才是,不過從之前唐人街探案設定在泰國,卻依舊諷刺的很好這樣的例子,并不妨礙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
如果我把奎山形容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追不到女神說女神賤’即因為自己的性無能而遷怒到自己喜歡而被拒絕的女性身上的話,那我的做法跟奎山罵張一曼是放蕩不堪的臭婊子的行為一樣可恥。因為這些人的設定都是小人物,試圖保護自己的世界的小人物,所以張一曼的放蕩,奎山的遷怒,鐵男的懦弱,佳佳的憤慨,以及銅匠不顧一切的報復都是一個小人物在面對自己的世界崩塌時的一種可能性的反應。
每個人面對自己的世界被威脅時可能做出的反應都不同。鐵男的豪氣與書生意氣被一聲槍響嚇得如老鼠般匍匐在地,我當時看到這一幕很不解的,甚至想,書生意氣真的只是紙上談兵嗎?真的那么不堪一擊嗎?不就是死嗎?為何要丟了自己的骨氣,然而,易地而處,我也怕死。只有當離死亡足夠接近的時候才能體到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吧。
總之,到了這里的時候我已經看不下去,因為我期待這是一部喜劇,但是這是一部悲劇,一部正統的悲劇,將所有美好的事物打破在人們面前。一曼瘋掉了,佳佳逃到了延安,鐵男永遠失去了自己的骨氣,奎山永遠無法擺脫那段懦弱的時光。
哪怕特派員被調查時,看似一切都恢復了原樣,但其實什么都沒剩下,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打破了。
我看電影只看喜劇和美國英雄大片,看喜劇可以讓我開心,看美國英雄大片可以宣揚正能量。
我一直有一個看法,電影傳遞不了太深刻的東西,就像烽火臺無法傳遞哲學信號一樣,電影只能傳遞視覺觀感上直接可以領悟的東西,比如快樂,比如英雄與正義。而現在很多電影試圖把自己對世界的理解摻和進去表現出來,所以現在的電影,你如果去問編劇,去問導演,他們每個人都能給你講出長篇大論,關于這部電影你沒看出來的細節,你沒看到的邏輯,你沒注意到的內涵。然而我只想說,你拍的都是人家沒看出來,沒注意到,沒看到的,那這部電影是拍給誰看?電影是藝術,也是商品,如果你要做商品,那就做的大家喜歡看,如果要做藝術就小范圍內大家欣賞一下看看好了。
開心麻花總是這樣,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但我都看不到,我只希望,以后如果還是這樣要表達很多內容的電影,在宣傳的時候就不要說這是喜劇。人只有腦袋放空的時候才開心,想很多東西的話,是看不到喜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