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凌晨,突然醒來,記起這個活動,竟然還未超過活動期,這也算冥冥之中的緣份吧?
我不知道,誰會接下我這個單子,來畫我。
前天,被腫瘤君召喚,昨日終于下定決心,要和它博一博,誰怕誰?來吧腫瘤君!下一步便要去作進一步的檢查,于是這個清晨,又想到了這個活動。
前年,去北京學習,在京的幾位同學,饒兄、海兄,甚至在京出差的浩兄,大家穿過大半個北京城,從東西南北趕過來小聚。
原本已分別多年的同學,見面仍是親密無間的感覺,無限歡欣。
帶去逛了附近幾個大的景點,這張照片,是在哪個園照的并不記得了,只記得他們的笑和他們的話語,以及我們相逢時喜悅和暖暖的感覺。
隨手拍下這張照片的海兄,是我們讀書時文學社的社長,他那時就會寫詩,于詩一竅不通的我,亦是很高大上的仰望。
畢業后便一直沒有消息,近幾年才知道,是和夫人一起在京,做了與詩相關的行業:茶。
詩書茶向來是相連相通的,這頗合他的性格,平和而略帶些孤冷,隨和卻并不媚俗。
晚餐時,他夫人出席,一家人和和美美,令我們這些老同學,心中由衷地為他高興和祝福。
這張照片,便記載了那次重逢的記憶,所以珍貴。
看到它,還會想起那年去廈門出差,在廈門工作的瑛和燚在賓館大廳等我的情形。還有晚上,我們三個和浩兄在廈門鼓浪嶼海邊漫步的溫馨。
燚和浩兄是幸福的一對,瑛的那位待她也很不錯。
每次到外地出差,去見外地工作的同學,最希望看到的是他們在異鄉,生活得很幸福,心中便甚感欣慰。
其實是不是鼓浪嶼我也記不清了,但卻清楚地記得他們和我們的笑,以及我們永遠不變的友誼。
看我的文字,只要你畫,無論畫什么樣的風格我都喜歡,大抵原創,都有創作者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都是有生命力的,令人敬重和珍惜。
期待您的繪畫。
本文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