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到卑微,卑微到塵埃里
《楚喬傳》劇情進行到這里,很多人對于李沁演的元淳褒貶不一。
元淳愛的卑微,她的愚蠢也讓她付出沉重的代價。
演員演的很用心,尤其是大婚那段,她哭著跟著也想哭。
青梅竹馬的愛戀,看起來很美好。她忘記了,愛情是雙方的,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如果方向錯了,那么再怎么走也是死路。
她是大魏高貴的公主,所有人對她千依百順。
她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嬌哭鬧,對宇文懷他們呼來喝去,唯獨在燕洵面前,小心翼翼,費力討好。
燕洵生日時,拿出珍貴的玉璞酒。燕北謀反時,拼死想要去救她。。
她用心打扮自己,穿了和他一樣的裝束。甚至在大婚前,穿了燕北布匹做的衣服,只為解他思鄉之苦,為了他高興。
她可以因他的一個舉動而難過,也因他一個笑話而開懷,一切只因為是他。
九幽臺之上,她無法救他。之后,她拼命保護她。只要可以幫助燕洵,她什么都愿意。
她為了保護燕洵,天真地以為只要他做了駙馬,就可以平安無事。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局,可是她不明白,愛蒙蔽了她的眼睛。
她明明知道燕洵不喜歡自己,還幻想著回到燕北,可以日久生情。為了燕洵,即使他娶再多女人,她都可以容忍。
嫁給燕洵,是她這一輩子最大的心愿。被魏帝應允后,她特別開心,這也是她最幸福的時日了。
大婚時,得知燕洵謀反,心思單純的她以為是不想娶她。她不顧一切地去求她的父皇,苦苦哀求。涼薄的皇帝怎么會因為女兒而壞了他的局呢?
她去求燕洵,求他不要謀反,去認錯。她維護他,只要他好,她可以不嫁給她。可是,她太愚蠢了。
燕洵從未想過娶她,魏帝也從未想過真心嫁她,一切都是騙局,她只是枚棋子。
他們之間有著血海深仇,永遠跨不過去。
她跪著哀求著燕洵,可是不愛,連衣角也不想被觸摸。
元嵩一句,
元淳,你是一個公主,
就淚目了。
是的,她是高貴的公主,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此時,她跪求著自己的愛人,只要他活著,她都無所謂,即使看不到他,只希望他好好的。可是,她從未知道燕洵想要的不止是活著。
她的愛,很卑微,卑微到塵埃里,也不能落到愛人的衣袖。
請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
元淳最大的問題莫過于刁蠻,單純。
她是眾星捧月的公主,從不用操心柴米油鹽,也沒有性命之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旁人的阿諛奉承也養成了她得自大和優越感,父母的寵愛也讓她肆無忌憚。
一直以來,她都是有求必應,沒有什么是得不到的,唯獨燕洵。
她以為所有人都喜歡她,燕洵也不例外。
當她聽到白笙和燕洵的對話,自以為那個意中人是自己,拉著燕洵不讓走,同時也間接做了九幽臺悲劇的一個幫兇。
當她被燕洵婉拒,找理由離開時很讓人心疼。但自始至終,她都以為自己是公主,燕洵會喜歡她的。她不明白,正因為她是公主,所以連兄妹都沒法做。即使他不是公主,燕洵與她終是岸柳扶風招搖過。
不論何時何地,她一直在自以為是。她自以為做了對燕洵有利的事,卻不知反而促進了事情的發展。
燕洵送兔子給太后和母親,先被元嵩糾纏,后被元淳強要。
燕家出事,她急著去找燕洵,即使死也要陪他。如魏貴妃所言,就算是死未必有資格陪他。可是,當時的淳兒沒有認清。
九幽臺之后,她費心保護他,給他送吃的,卻不知含有劇毒。她費心逗他開心,想要回到從前,可是如此景象,燕洵怎么能笑得出來。燕家滿門抄斬,那么多條人命,怎么可能恢復如初。
她找機會來見他,可她不知道他最不想見的就是她。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兩小無猜的過去已經不在了。
她以為燕洵做了駙馬就可以保護他,從沒有問過燕洵愿不愿意。她從來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后來,在尋找燕洵時,她為了小兔子的尾巴掉落下坡。她如此在乎,卻沒有發覺一切都是算計。
為了愛而盲目,盲目怪罪,以為是楚喬讓自己落得如此下場。她有沒有想過,如果聰明一點,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會不會有所不同。
如此簡單,不必生在皇家;即已生在皇家,不該如此簡單。
當她的世界只有大大小小的宮墻,四方天地,她的世界便被阿諛奉承和美好所填滿。
即使她深知一些爾虞我詐,心思簡單,閱歷甚少的她,也不會懂得這個世界究竟有多殘酷。
她可以看不慣那些溜須拍馬,也可以不屑一顧,但她終究是霧里看花,看不清人心深處。
她是如此的簡單,僅僅因為兒時燕洵不顧一切地救她,就芳心暗許,不顧一切地討好他。
若她生在普通人家,找一門當戶對的夫婿,也可幸福一生。
生在皇家,本就萬般無奈,可她愛上了不該愛的人。既沒有頭腦,也沒有城府,注定會是一個悲劇。即使沒有燕洵,她也會是一個犧牲品,終究是要成長的,付出的代價也同樣慘烈。
如果可以,希望你自立、自強。
在那個亂世里,紛爭不斷,她注定會是政治犧牲品。如果貴妃給她講話時,她可以認真聽,或許就不用這么悲慘。如果她可以聽進哥哥的話,就不會不顧一切地去找燕洵,也不會被污辱。
她無憂無慮地長大,忘記了為她遮風擋雨的母親。她忽略了長安城的殘酷,所接觸的世界太小,逃避一切的爭斗陰謀,卻沒有想過自己以后該如何面對。
如果她從小懂得政治的殘忍,懂得人心的陰暗,懂得世間的疾苦,至少會是一個蕙質蘭心,有勇有謀的公主。如果她沒有那么依賴別人,懂得真正為別人著想,也不會遭到燕洵如此厭棄。
女性本來就處于附屬地位,是男人的附屬品。在那個年代,她即使是公主,也沒有什么權利。所以,在九幽臺她無能為力,之后同樣無奈。除了她公主的身份,她什么都沒有。
如果她聰明一點,至少在燕洵被捕之前她可以傳遞消息,而不是只有眼淚。
她有問題時,唯一的手段就是求助別人,她求自己的父皇、母妃,求宇文玥,求元徹、元嵩,求魏舒燁,一直處于弱者的地位。她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如何做,就是不斷地求助。
如果她和楚喬一樣,至少可以救自己,不會如此被動。這是她的悲劇,也是和她一樣女性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