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本年最后一個月單位組織到河大哲管學院學習了一個星期,聽幾個教授分別講述了《人性慢談與人文素養的提升》《經濟新常態與結構轉型》《中國曾遭受的哪些恥辱事件》《包公廉政文化》等等,通過難得幾天的學習充電,收獲及開悟方面比較多,現就其中幾點與心理學及焦點聯系起來思考分享如下:
一、教授說怕死是人的本性!但人誰也不可避免之,但若你想開,淡然待之,愉快工作生活,活的精彩,幸福指數高,你也健康就可能長壽!但若你想不開,心里有陰影,遇到問題情緒低落走極端,也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降低壽命!從心理學焦點的角度來看,從太極圖的陰陽兩極來看,聚焦正向面,聚焦現在與未來,那現在與未來也就光明無限!
二、“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孔孑倫語中的一句話!用于管理與被管理者之間,但與教育也有道理相通的方面。焦點的理念是不以改變為目的,方有改變的可能,有句話叫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所以只有改變自己,影響他人。
三、包公廉政文化中器物背后的理念。包公府龍頭鍘,虎頭及狗頭鍘,這些殺人的工具,歷史上實際是不存在的,但它反映了人民大眾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渴望和期待。如焦點說的每一個抱怨的背后都有一個正向的期待一樣!也就是說封建社會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人民抱怨這種不平等,在渴望和期待中產生了理想及理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