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節,也就是老家俗稱的小年夜。
和往常一樣早早地吃過晚飯,這會兒正在水池里洗洗刷刷,就聽見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心里一邊低估著:今天是什么日子?一邊忙翻開手機看了下日歷,才猛然得知今天是小年。我興奮地忙扔下手中的筷子,差點要跳起來。待冷靜片刻,我又嘆了口氣。今天雖然是小年夜,只可惜城市里到處的樓,根本就看不到煙火。我也只能聽著鞭炮聲過這個小年了。
還記得以前,在老家和我同齡的孩子們最喜歡過小年了,因為過小年氣氛特別熱鬧。如果說大年是嚴肅的,那么小年就是玩鬧的。小年夜我最喜歡的環節就是看煙火,到現在我都認為那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記得小時候,一到小年夜這天,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都是美味可口的湯圓。我想大家肯定都吃過湯圓吧,而我就是那個吃過一次再也沒碰過的人。于我而言,湯圓一點都不好吃。吃完了湯圓,孩子們都跑出去玩了。村口里特別熱鬧,到處都是放煙花的。早幾年的時候,煙花的顏色有些單調,近幾年的煙花種類越來越繁多,顏色也越來越豐富,甚至還有各種文字和圖案。剛點上的時候,花特別小,并且很少。但隨著時間慢慢移動,花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呈現出一副美輪美奐的景象,美得讓人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一般。燃到最后,高得仿佛可以觸摸到天際。一桶煙花大概只持續幾分鐘的時間,所以才有了煙花易冷這個詞,不免會讓人覺得感傷。但于我而言,煙花的壽命雖然短暫,但它綻放得卻很燦爛,如此也就沒有所謂的遺憾了吧!所謂的片刻即是永恒。
看完了煙花,人群不但沒有散去,反而越來越多。等到再晚一點的時候,就開始了最后一個環節——打燈籠。我小時候的燈籠是紙糊的,共有八個面,每個面上都有一個特別簡單的圖案,中間點上一根或白或紅的蠟燭,就是燈籠了。當燈籠亮起來的時候,感覺整個世界都被點亮了,處處透漏著溫馨與浪漫。但因為蠟燭的原因,所以拿燈籠的時候要特別地小心翼翼,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把燈籠點著。我這可不是信口開河,燈籠被燒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而現在的燈籠種類繁多,樣式也越來越好看。材質也由紙制變成塑料的了,最重要的是再也不用點蠟燭了,都是清一色帶電的,一按開關就搞定了。所以現在,一到小年夜打燈籠的時刻,家家戶戶的小孩子們,都在大人的陪同下拿著各種各樣的花燈籠在街上亂串。一方面是開心,另一方面是和小伙伴們炫耀自己的燈籠最好看。一條街看下來,人沒看到幾個,聽到的都是孩子們的嬉笑吵鬧聲。印象里我沒打過燈籠,每年這個時候也都是靜靜地躲在人群里看看別人戲耍。遠遠看去,到處都是花花綠綠的燈籠。各種亮光相互交錯,恰似霓虹,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無不讓人為之沉醉。
今年的小年夜我只能在城市里度過了。不知道為什么,城市里的人貌似對過年和節日看得很淡,淡得讓人覺得城市死氣沉沉的,甚至有些冷漠。反觀老家人骨子里都很傳統,一直保持著原有的風俗習慣,也很注重大大小小的節日,尤其是過年。所以如果在老家過年,會讓人感覺年味特別濃。
濃濃小年味,甜甜心頭纏。小年夜的煙花你看了嗎?燈籠你打了嗎?今年的小年夜你又是在哪里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