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的一生,分為四個階段。孩子的成長所需要的心理養分也是不一樣的,0到3歲,屬于樹根,3到6歲;6到12歲,屬于枝葉。12到18歲,屬于大樹的果實。
? 0到3歲也是探索期和安全期的建立時期。也是一個人,成長最重要的時期,需要我們提供給孩子溫暖和可靠。需要媽媽給予寶寶最溫暖的陪伴。這個時期,如果沒有建立起,就不能進入到另一個階段。
? ? ?回想自己的孩子,在他的成長的這幾個時期,似乎都不夠關注。
? 一歲半到三歲的探索時期,老師舉例子說,當孩子摔倒的時候,相信家長大多做的可能是,當孩子哭的時候,立馬把他扶起來。我也是如此,還自認為這是負責任。其實這樣是大錯特錯的。而另一種極端反應是,孩子倒地哭,求助時不管他,也是不對的。
? ? ?正確的做法是,伸出一只手,而不是用兩只手擁抱。當孩子抓住爸爸媽媽的手,自己站起來的時候,他才體會到自己內心的力量。
? ? 第二個遺憾:是在孩子3到4歲的自我認同期的時候,這時候孩子最重要的,問題是需要通過角色扮演而建立自信心。
? ?孩子那時候也是剛換新的幼兒園,我們不懂得孩子的心理,無法體會到孩子當時的無助感。
? ? ?做家長的,這時候一定要讓他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多鼓勵他,用語言說你好棒的,讓他感受到自己內在的力量。
? ?4到6歲,屬于競爭期,這一時期的關鍵點就是,讓孩子贏,體會贏的感覺。這樣在長大之后,他才會面對競爭時敢于爭取,因為他小時候取得贏的感覺,所以,再長大后面對競爭的時候,他也不會輕易放手,而是勇于去嘗試,就算輸了,也不會對心理造成什么損害。專家老師支招,這時候家長可以多和孩子做,一些游戲,如打水仗等,假裝被孩子打敗,讓孩子多體驗贏的感覺。
? ? 6到12歲重點是關系。這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找到他的好朋友,多結交好的朋友很重要。12到18歲,是青年期。需要爸爸媽媽與孩子成為好朋友,他信任你,才會跟你,談他的心里話,父母不應一味的做權威式的家長。
? ? 愿每位家長都能與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