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蘇州是個美人兒,那蘇州的雨和面就是金絲冠和銀鳳釵了。
蘇州的面,是包容的面,她是溫暖的。
街頭巷里,坊間河上多如牛毛的面館,便宜的有幾塊錢一碗的煎蛋陽春面,貴的上千塊一碗的澳洲龍蝦面;春天的塘片面,初夏的三蝦面、楓鎮大面,秋天的蟹粉面,冬天的羊肉面;還有四季常青的蝦仁面,構成了蘇州人對蘇面的記憶。
但要說真正匯聚了蘇州人生活回憶的,還是那碗燜肉面。
每日過早,到樓下朱鴻興,看著琳瑯滿目的菜單,仿佛老佛爺用膳,得翻牌子。點上一晚燜肉面,白湯做低。不要三分鐘,煮的微硬的蘇面就出鍋,下到備好的面湯里。有的講究的,這一鍋湯只煮百碗。師傅再拉一刀厚切的燜肉,夾上幾顆菜心,叫人垂涎欲滴。
吃面的時候,先將面挑起,把微涼的燜肉浸在暖和的面湯里。吸溜吸溜的吃面,吃到一半,燜肉也熱的晶瑩剔透,一口下去,能香到腦門。吃完了面,也無需顧忌形象,直接端起碗喝湯便是。紅湯有紅湯的濃郁,白湯有白湯的鮮美。
蘇州的雨,是水鄉的雨,她是溫柔的。
雖然天氣陰晴不定,但如若下雨,從來不是滂沱之勢,也沒有風雨欲來的壓抑感,她淅淅瀝瀝的下著。行人在坊間穿梭,有些打著傘,有些就這么走著。雨滴輕柔的落在人們的肩上,撫摸著姑娘們的秀發。
江南的雨不像北方的雨,她不豪爽,但是溫婉。她不會一氣呵成痛痛快快,但卻會給人一種小家碧玉的感覺,裊裊娜娜,從容不迫。閑暇日子,你可以坐在星巴克里,點上一杯冷萃,慢慢等雨停。若是著急趕路,她也會善解人意般的漸行漸停,不會讓你濕了身子,丟了顏面。
若是真的來了瓢潑大雨,不要驚慌,只是那姑娘生氣罷了。你要耐心等候,等她氣頭過了,會還你一道彩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