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可說是《水滸傳》的一段平行宇宙。故事從獅子樓開始,整條時間線都發生了大變動。可其中依然處處有《水滸》的影子。在第一回中,吳道官提到:
只因日前一個小徒,到滄州橫海郡柴大官人那里去化些錢糧,整整住了五七日,才得過來。
輕輕一筆,便帶入了《水滸》的世界。
詞話本的開頭,對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如下講述:
話說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間,朝中寵信高、楊、童、蔡四個奸臣,以致天下大亂,黎民失業,百姓倒懸;四方盜賊蜂起,罡星下生人間,攪亂大宋花花世界。四處反了四大寇。那四大寇: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皆轟州劫縣,放火殺人,僣稱王號。惟有宋江替天行道,專報不平,殺天下贓官污吏,豪惡刁民。 ——《金瓶梅詞話· 第一回 景陽岡武松打虎 潘金蓮嫌夫賣風月》
而后寫武松打虎故事。可以看出,較為原始的詞話本與“水滸世界”貼得更近。崇禎本開始便已西門慶入手,武松為賓。這樣的改寫確實更能突出西門慶,從而使《金瓶梅》與《水滸傳》兩廂分明,甚妙。
然而《金瓶梅》依然是《水滸傳》的平行宇宙,它分享了《水滸傳》里的諸多內容和人物。但在時間線上,又與《水滸傳》大不一樣。我們先來列一個《水滸傳》中的時間線:
智取生辰綱——宋江殺惜——武松打虎——斗殺西門慶——十字坡——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武松上二龍山——清風寨——鬧江州——打死殷天錫——智取大名府——招安
(注:所列事件中大多可與《金瓶梅》相關內容聯系)
《金瓶梅》故事從《水滸傳》的“武十回”衍生而出。仿佛文字冒險類游戲一般,在獅子樓上,西門慶溜了,導致后來的結局走向《金瓶梅》線。那么,它們在時間線上會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一、“智取大名府”的時間
《金瓶梅》中,自武松誤打李外傳后,故事進入主線。在第十回介紹李瓶兒的時候,提到:
原來花子虛渾家姓李,因正月十五所生,那日人家送了一對魚瓶兒來,就小字喚做瓶姐。先與大名府梁中書為妾。梁中書乃東京蔡太師女婿,夫人性甚嫉妒,婢妾打死者多埋在后花園中。這李氏只在外邊書房內住,有養娘伏侍。只因政和三年正月上元之夜,梁中書同夫人在翠云樓上,李逵殺了全家老小,梁中書與夫人各自逃生。 ——《金瓶梅· 第十回 義士充配孟州道 妻妾玩賞芙蓉亭》
這里提到的劇情對應《水滸傳》“智取大名府”的情節。但時間上被大大提前了。《水滸傳》中的這一內容在第六十六回,此時已經“三山聚義”了,武松已上梁山。而《金瓶梅》中的相應情節似乎發生在更早的時候——早于武松打虎。(順便一提,《水滸傳》里殺了梁中書一門良賤的是杜遷和宋萬)
二、“智取生辰綱”的時間
而后,《金瓶梅》第二十七回中,提到西門慶給蔡京準備生辰禮物。或許正好與《水滸傳》中的“智取生辰綱”情節撞上。西門慶和潘金蓮醉鬧葡萄架的日子是六月初一,楊志到黃泥崗的日子是六月初四,沒差幾天。而且兩處都引用了唐代詩人王轂的《苦熱行》。(《金瓶梅》照搬《水滸傳》里的詩詞的情況很常見)
如果不出意外,這里的情節是可以對上的。但時間上來說,《金瓶梅》的靠后了。“智取生辰綱”是晁蓋七人眾的杰作。等到“武十回”時,他們早就火并了王倫,占住水泊了。
三、武松落草的時間
《金瓶梅》的世界線中,西門慶死在第七十九回。第八十七回武松遇赦回鄉,殺嫂祭兄。該回提到武松已經經歷了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等重要事件了。在殺掉潘金蓮和王婆后,武松“提了樸刀,越后墻,趕五更挨出城門,投十字坡張青夫婦那里躲住,做了頭佗,上梁山為盜去了。”這里沒提二龍山。但直到此時,武松才正式落草。(從誤打李外傳到此時,已經過了七年的時間了)
四、招安的時間
《金瓶梅》第九十八回一開篇便寫到:
話說一日,周守備與濟南府知府張叔夜,領人馬剿梁山泊賊王宋江三十六人,萬余草寇,都受了招安。 ——《金瓶梅· 第九十八回 陳敬濟臨清逢舊識 韓愛姐翠館遇情郎》
《水滸傳》中“全伙受招安”的情節在第八十二回。
我們來做個總結:相對于《水滸傳》的時間線,《金瓶梅》把“智取大名府”的時間提前了不少,又把“智取生辰綱”的時間推后了許多。
《金瓶梅》相關事件的時間線:
智取大名府——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綱——西門慶之死——殺嫂祭兄——武松落草——招安
附錄:詞話本中有關宋江的劇情
詞話本第八十四回,提到吳月娘被劫上清風山,并遇到了宋江。宋江救了月娘,還說要為月娘報仇。相關情節如下:
原來這山,喚做清風山,山上有座清風寨,寨中有三個強寇。一名錦毛虎燕順,一名矮腳虎王英,一個白面郎君鄭天壽,手下聚五百小嘍囉,專一打家劫道,放火殺人,人不敢惹他。……三個強寇在寨上,正陪山東及時雨宋江飲酒。……宋江道:「不好,我宋江久後決然替賢弟擇娶一個好的。不爭你今日要了這個婦人,惹江湖上好漢恥笑。殷天錫那廝,我不上梁山便罷;若上梁山,決替這個婦人報了仇!」看官聽說:後宋江到梁山做了寨主,因為殷天錫奪了柴皇城花園,使黑旋風李逵殺了殷天錫,大鬧了高唐州。——《金瓶梅詞話· 第八十四回 吳月娘大鬧碧霞宮 宋公明義釋清風寨》
這一段劇情,對應《水滸傳》第三十二回的情節。只不過在《水滸傳》中,被劫上山的是清風寨知寨劉高的渾家。
詞話本第一回就提到了山東宋江是四大寇之一,似乎在詞話本的世界中,宋江早已落草。而根據八十四回的描述,到此宋江還在清風山,離上梁山還有段時間。前后似有矛盾。
而第九十八回,宋江就被招安,前后時間離得又太近。因此在后來版本中,將“宋江義釋吳月娘”的情節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