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如果我們能夠暢快的表達恨意,那么恨意便不存在。恨意是情緒不斷累積卻無法正常表達的一種負面能量。愿你我,以及你我的孩子都能活出真實的自我。
-01-表達恨意那么難
對很多人來說,表達恨意是件很輕松的事情。但,這于我來講卻是件難事,我常常遲鈍到沒有恨意。有時,要很久之后才會發現自己當時的憤怒。
前幾日,和一個同事聊天時,得知雙方父親有著共同的愛好,對方執意邀請把我的父親從老家請來,陪著他父親一起外出尋寶。
當時我是各種婉拒,擺出了不少道理來說明很難辦到,并沒有多少異樣的情緒。
直到第二天,我才突然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多么不講道理的邀請。我父親遠在家鄉,把他只身一人請來就是為了陪你父親,你父親怎么就那么精貴!
這種情緒我第二天才發現,但于我來說已經算是進步了,要是以前,我可能連這點覺知都沒有。
這樣的變化得益于,在心理上的不斷學習和不斷療愈。
很快我又遇到了另一個事情:
午飯后,我照例要在單位躺一會兒,這時收到了表哥發來的微信。大意是:要帶女兒來北京玩三四天,讓我推薦一些地方。
我先交待一下背景:我這位表哥離婚五年,現已再婚,這個女兒是前妻的,由于各種原因,表哥已多年未和女兒相見,其中的想念和生疏我是能夠想象到的。
換做以前,我會毫無顧忌的邀請他們來家里住,但這次我有意的問了一下是和誰一起來,在得知是和前妻一起時,我默然!
并且默默的回了一句:我害怕因此成為你和嫂子之間的隔閡。
……
這于我,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我表達恨意的難點有兩個。一是不知道如何表達;二是害怕恨意表達后遭來對方的敵意,有時也害怕自己的恨意太過強烈而傷害到對方(典型的自戀型心態)。
也因此,即便在需要表達恨意的時候,也常常不夠流暢,像阻塞了的血管,布滿了血栓。
只是,渴望成長的心一直指引著我前行,很快我又感受到了另一件事:
晚上睡覺,突然被樓上持續的、并且抑揚頓挫的歌聲吵醒,扭頭一看,已是凌晨1點多。
歌聲還在繼續的飄揚著~~,很明顯是從樓上傳來的。換做以前,我會各種借口,說服自己繼續睡覺:畢竟這么晚了,畢竟這么冷啊!
但這一次,我很堅定的拿出手機,先錄音取證,然后麻溜的穿上衣服,即便是徹骨的寒冬,我仍然在捍衛自己權利的沖動下,快步走上了樓梯,但我仍然有些緊張。
“咚咚咚”
“誰呀?!”
“樓下的!”
“怎么了?”
“這么晚了,你們還在唱歌,我明天還得上班!”
靜默……
“你們還唱的話,我一會還得上來!”
靜默……
推門,一個肥壯的女人出現在我的眼前,沒想到竟是短衣襟小打扮,五分褲子套了個大背心,年齡不大,面容嬌嫩,大臉盤子上面掛著個瞇縫眼,兩篇厚嘴唇耷拉在下巴上。
“家里就我一個人啊!”
“那是你們對門在唱歌?!”我突然感到自己手心里滲出了汗。
“不知道,我們家沒人唱歌呀!”
“那不好意思啊!”
扭頭下樓,再次折回家中時,已經沒有了唱歌的聲音。
上述三件事情接連發生在兩天的時間里。它們都是些日常中的瑣事,只是由于我自身的遲鈍,常常忽略它們最真實的存在。
即便維護自己正當的權益,也常常無法做到心平氣和,常常是能躲則躲,或者是突然間暴怒。
我不是埋怨自己,因為這是一種普遍的心態,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痼疾。
由于不能順暢的表達自己的憤怒,常常會在持續的壓抑后出現瞬間的爆發。
這樣的爆發,我們看到過太多,似乎每天都伴隨在我們生活左右。
不斷克制自己的憤怒,直到某一個臨界點突然的爆發,讓孩子感到無盡的委屈,比如輔導孩子寫作業。
持續壓抑自己的憤怒,直到對方的再三“挑釁”才會盡情揮灑,出現可怕的報復場面,比如地鐵里打架。
對孩子、對朋友、對路人。我們都可能因為無法暢通的表達,或將憤怒一股腦的拋出,徹徹底底的傷害到對方、引發戰爭;或壓抑自己,成為典型的中國式好人。
中國式好人是不會表達恨意的,因為恨意已經被自己厚厚的軀殼包裹住,即便有了恨意,也會在厚厚外殼的包裹下表現的非常遲鈍。
-02- 孫博的故事
那么,能夠暢快表達自己恨意的人生又是怎樣的。
我們來看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這個故事源自《武志紅的心理學課》,故事的主人公是PALA定制旅行機構的創始人孫博。
從外表看,孫博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中國式美女,溫婉秀氣。她最大的特點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能夠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按照武老師的說法,這是他看到的心理最健康的人。
舉幾個小例子:
孫博具有讀心術般的能力,比如猜中了關于武老師的很多事情,她的依據只是自己的感覺。由此讓人不由得嘆服:真正單純的人,會有驚人的洞察力。
朋友聚會中,當談到戲劇表演時,孫博能夠立即給大家表演一段,完全沒有糾結和羞澀。
感到包間外很吵時,她能毫不猶豫的去提醒服務員:“外面太吵了,您關上這道門,還有這道門外面的那扇門,您再進來,就從另外一扇門進吧。”,即便這兩扇門關起來很費勁,但面對孫博毫無敵意的情緒,服務員都很配合她。
……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內心從不糾結。
這是很多人都會羨慕的性格,孫博的性格是如何練就的,還要從她的成長環境說起。
孫博從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非常照顧孫博的感情:
譬如,每次父母要回來前,她都會幾天就前拿一個小板凳,在家門口前望眼欲穿的等爸媽,奶奶這時候不會說傻孩子,也不會干預她,而是為她準備各種好吃的零食。
上幼兒園時,孫博因為精力旺盛,不睡午覺,為此幼兒園找奶奶談話,希望奶奶能做點什么,奶奶果真做了很大的事情。舍棄掉自己名醫的頭銜,來到幼兒園當了一名校醫。但當奶奶發現幼兒園的教學理念太過陳舊時,奶奶毅然決定自己開一家幼兒園!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也許是因為奶奶的影響,孫博父親的性格也是如此。
所以屢屢同意女兒“出格”的選擇,比如,只是因為一所中學的校服好看,就放棄了一所名校;為了進入自己理想的高中,故意放棄了一道9分的數學題,結果仍然考了高分,未能如愿。
…..
孫博是一個活出真自我的典型例子。聽到這個故事時,我是發自心底的佩服、羨慕孫博的生命。遇到問題時,也常常會問自己:如果是孫博,她會怎么做!?
孫博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被真正寵大,鼓勵孩子活出真自我的人,到底會長成怎樣!
-03- 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恨意
活出真自我,暢快的表達自己,這是源于年幼時的美好品質,對于已經錯過的我們,可依靠以下方法得到糾正:
(1)注意觀察生活中的成功例子,向他們學習。
(2)以小說、影視節目中的人物作為榜樣,比如,我認為小s就活的很真實。
(3)尋求理論上的幫助,比如各種心理學的學習。
(4)回望自己成功的例子,并在一個穩定的關系中試著去表達自己的恨意。
——以上觀點整理自《武志紅的心理學課》
希望你我活出真實的自我!
希望我們能夠看到活出真實自我的重要性,把握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還孩子一個活出真實自我的機會!
——簡書大學堂無戒90天挑戰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