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影片)
喜歡鮑勃迪倫,是從他的歌詞開始的,然后是歌曲中的口琴音。
新上映的《搖滾詩人》講述了鮑勃迪倫年輕時兩個階段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品,對他的《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飄在風中)《Highway 61 Revisited》(重返六十一號公路)“Like A Rolling Stone”(像一塊滾石)等等一些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
還有他和瓊·貝茲(Joan Baez)的情感糾葛以及在音樂上的心心相印,他們并肩合唱《答案在風中飄》的畫面代表著整個60年代的榮光,也是電影畫面的高光,視聽感覺會起雞皮疙瘩。
民謠皇后瓊.貝茲還是喬布斯的女神,喬布斯的iPod里收藏著她的專輯,而她在他葬禮上深情獻唱。
《搖滾詩人》對獲得諾貝爾獎的鮑勃迪倫,是一種致敬,也是一種解讀,盡管他自己說:
無論我到哪里,我都是一個60年代的游吟詩人,一個搖滾民謠的遺跡,一個從逝去時代過來的詞語匠人,一個從無人知曉的地方來的虛構的國家首腦。我處在被文化遺忘的無底深淵之中。
鄭鈞對鮑勃迪倫的評價是“他讓音樂真正變成表達人生觀和態(tài)度的一個工具”,比較中肯。
觀影感受除了影片之外,是一個人在空空的影院觀影的獨特體驗。好笑的是自己網(wǎng)上購票加價選了最佳位置,去了才發(fā)現(xiàn)所有的座位都是自己的。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