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愛她,只是因為她是自己親手捏出來的瓷娃娃。
她的思想,是他思想的全面傳承,唯一不同的是夾雜了些年齡差距和性別差距帶來的不成熟、不合拍。
這點不成熟和不合拍,在他的眼里,是一種趣味。
他愛她,不是因為這個人,而是因為這個形象由他塑造。
他愛她,是因為他的分身永不能越過他去,永遠只是一個仰望著的他的瓷娃娃。
一旦瓷娃娃有了思想,蘿莉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開始對世界包括他本人產生質疑,對造物者而言就有了”危險的思想“,就感覺不那么“愛”她了。
他會說:你變了,你沒有從前可愛。
瓷娃娃以為是年齡帶來的風霜讓自己變得不可愛。
只有那些生長出自己的思維鏈條的娃娃們知道造物主是什么意思。
亦步亦趨的跟隨,言聽計從的低調,才是可愛。
作為一個美麗的蘿莉,唐晶被賀涵手把手的帶到能夠與自己抗衡的那天。
羅子君雖然已經過了蘿莉的年紀,但是她和賀涵開始產生實質交集的時候,她除了年齡,對外部社會的經驗、她常年做米蟲而特有的不諳世事的天真,都十足是一個”天真的蘿莉“。
以賀涵一貫的高冷,如果他沒有給羅子君當人生導師的機會,他可能壓根不會多看這個落魄、愚蠢的失婚婦女一眼,正如他對羅子君的整體評價。
他之所以愿意給羅子君一些友情上的忠告,一方面是他發現了這個”中年蘿莉“是可以用來實踐和改造的對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曾一手創造出來的精英唐晶,已經能夠在思想和行為上質疑他,并且與他分庭抗禮了。
這樣的唐晶,已經不夠可愛。
賀涵只是喜歡能夠一手掌控的女子。
這也就是為什么,劇中賀涵和唐晶兩個人糾纏了數年,關系莫名其妙,分手莫名其妙,vivian只是一個顯相上的借口,深層次上,二人可能都不太懂他們之間的這種關系。
實質上,賀涵也許是個不懂愛的人。之前的文章說過,賀涵的個性,自信且自矜,在情場上,他早已不是被挑選的一方。他有足夠的選擇權,也有足夠的把握相信自己能獲得女人的真心,因此,他在感情上的重心,從來不是對方愛不愛我,而是我應當如何如何。
因此,他不愿意讓唐晶天天柴米油鹽的消耗自己,不見得是不愛,也不見得是為唐晶著想,而只是太過自信,要一手把控唐晶的愛情走向罷了--我認為你不適合結婚,那就不應該結。
而唐晶,可能也并不愛。出于女人的本能,也出于她成長之后,越來越擁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在那么多次拒絕和浪費掉的青春里,她對賀涵的依賴和崇拜也許在不斷減少。間中的幾次反復和轉折,也并不一定僅僅是女人的矯情和猶豫,這逐漸增長的許多匱乏,也許正是他們關系進進退退的另一方面原因。
這個故事看完之后,有時會想,真正的愛都非常簡單,相識相戀結婚終老罷了。
只有不愛,才會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分分合合。
但是很多人弄不懂這其中的奧妙;
他們看別人的分分合合,覺得或者是矯情;
看自己的分分合合,又覺得是重情之人必定情路坎坷。
其實情路哪有那么坎坷,重情的人也并未被魔鬼附身。
一切的原因只歸咎于兩點:
1:二人的關系正不正常
2:二人的相處正不正常。
男人的憐惜和女人的崇拜不是愛的原因,只是愛的附加。
如果一個賀涵這樣的男人總是愛上自己“悉心指導”過的女人,那或許他的前半生只是玩了兩把名叫“蘿莉養成”的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