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節課才是正式的將目錄課的開始,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孩子們的水平不一樣,所以起點還是低一點。我就采用了讓孩子們觀察圖片,說說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
? ? ? ? 孩子們觀察的很仔細。比如第二幅圖,孩子們說,從圖中看到了小貓釣魚,它們釣的魚不一樣,孩子們能準確的說出魚的條數。特別是能在認識0所表示的意義。本單元內容,在豐富的情境中讓學生經歷數的抽象過程。能夠從具體數量———用圖表示數量的多少———用數字表示數量多少的過程。實質就是經歷了具體——半抽象———抽象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的數到抽象的數,最后能從抽象出的數回歸到現實進行解釋,如此反復穿梭,讓孩子們在此過程中多一些停留與思考,孩子就能真正的掌握了知識。
? ? ? ? ? 第三幅圖:這幅圖就有意思了。圖上畫的是用積木搭的橋和用積木搭的小車 小橋上有一個小朋友。孩子們都能完整的捕捉到圖中所畫的內容,也都能正確的說出,小橋、小車是怎樣搭出來的,并且搭了幾層。在觀察小車時,出現了分歧,有的說是4層,有的說是三層。對于這樣的答案早在意料之中,于是我就說,“孩子們,我們就一層一層的來搭一個小車?,F在我問你們答,你要先跟我要什么顏色的積木?”
? ? ? ? “紫色”
? ? ? ? “那你用紫色搭出了汽車的哪部分?”
? ? ? ? “輪子”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
? ? ? “那你還跟我要不要積木?”
? ? ? ? “要”
? ? ? “告訴我,你想拿到什么顏色?”
? ? ? “藍色”
? ? ? “你用藍色搭出了車的什么?”
? ? ? “車身”
? ? ? “還要嗎?”
? ? ? “要,綠色的?!?/p>
? ? ? ? “綠色的可以搭出車的駕駛艙?!?/p>
? ? ? ? “還要嗎?”
? ? ? ? “要,我要紅色的,可以拿它當警燈?!?/p>
? ? “好了,孩子們,那我們數一數一共搭了幾層?”
? ? ? ? 第一層:紫色
? ? ? ? 第二層:藍色
? ? ? ? 第三層:綠色
? ? ? ? 第四層:紅色
? ? ? 搭的過程就是和原圖對比認識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抓住了解決找到需要幾層積木的問題,學生能在搭的過程中知道,剛才是忘了把警燈加上。
? ? ? ? 這個問題解決了,下面就該解決能不能通過的問題了,如果選用“通過”這個詞,有的孩子不能理解,我這樣說:“這兩小汽車能不能從橋下鉆過去呢?”換了個詞孩子們的就好理解了。
? ? ? 討論開始了,現在橋是4層,小車也是4層,那小車不呢從下面鉆過去,因為小車要從下面鉆,下面的高度只有4層積木搭的。要想準進去必須必橋的高度低,一樣的高度也不太好鉆。
? ? ? ? 孩子們真實的想法,是知識的起點,教師要學會和孩子們一起,慢慢引導孩子們,指向問題的核心部分,通過層層剝撿,直之露出本質,探尋知識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