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淘寶開店的朋友在朋友圈抱怨他最近每天的工作就是開導員工的情緒,今天這個莫名不開心,明天那個失戀需要人哄,他不高興誰又來安慰他?我笑笑,評論回他了一句:“沒有老板需要為員工的情緒買單。”
是如今的小朋友情感越來越豐富,還是很多都被良好的家庭環境眾星捧月般長大,受不得一點挫折和委屈。
我的部門經理告訴我,工作一年的員工莎莎最近在項目上經常看不到人,項目主管考慮是女孩兒,擔心不安全于是匯報給了我的部門經理。莎莎畢業后來公司已經一年,印象中一直做些文員資料的工作,沒有辦法勝任我部門中那些專業技能的工作,個性也比較內向,不善于與人交流。
我的部門經理與她溝通后,告訴我,莎莎當初進公司靠了點兒關系,雖然她的專業也與我們公司是對口,但是她實在不喜歡。她不喜歡和數字打交道,不喜歡從事商務類工作,也不善與人溝通,她喜歡的是繪畫。當初之所以來公司上班,然后堅持到現在,主要是迫于家庭壓力。
迫于家庭壓力,不敢反抗父母的安排,她蹉跎了她的大學生涯,浪費了一年的工作時間,還預備長期這樣妥協下去,可盡管如此,她又實在對工作愛不起來,是以這成為她無法認真工作的理由和借口。
不可思議嗎?我覺得很離譜,也很可怕,這樣的孩子到底把自己的青春當成什么,把時間當成什么?
如今的90后00后,好多都自己打拼創業,有理想,有規劃,敢拼敢想敢創新,為什么還有這樣的年輕人還在蹉跎歲月?殊不知后浪的蓬勃朝氣、才大氣粗已經將我們這些小前浪都拍死在了沙灘上?我們的危機感都異常強烈,恨不得再多年輕十歲,這樣才有精力和那些小朋友在職場中一較長短。
而像莎莎這樣的年輕人可能并不在少數。他們有自己的夢想,可是不敢放縱自己去追夢,害怕父母的強勢,害怕家庭無法成為他們資金來源的堅強后盾。可是又反感別人為他們安排的人生,于是任性、放縱、情緒化、不負責任,不珍惜工作,任意浪費著時間,一天天揮霍歲月,最終,沒有為夢想做任何努力,也無法在工作中有所建樹。
他們以為夢想可以輕易獲得嗎?誰的夢想不是經一番寒徹骨后,才得梅花撲鼻香?誰的夢想不是經歷無數挫折沉浮起起落落才初見曙光?你想要夢想,那么勇敢的告訴父母,與父母爭論,取得父母的支持。如果做不到,那么老老實實爭取現在的機會,好好工作,積累夢想需要的資源和儲備,爭取財政自由,在工作之余追夢,等待成長,等待機會,等到你終于可以有底氣告訴父母,你喜歡的是什么,你想從事的什么,你想追求的是什么。
我現在從事的工作也不是我喜歡的,可是大學的時候我選擇了這個專業,在我沒有其他技能的時候,我只能在本職工作上好好干。我記得和父母最大的一次爭論就是大學畢業那年我的工作去向。父母為我安排好在家鄉的一個平穩簡單的工作,公司里都是父母曾經的同事,是看著我長大的叔叔阿姨,如果回家,我想我會生活的很簡單無負擔,會很安逸很平穩,在小城生活到老。
可是當初叛逆,不愿意拘泥于家鄉的小城,也不愿在那么多熟悉的人身邊工作,總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先斬后奏的自己簽了現在的公司,從小城去了廣東、去了深圳。這一出來,就沒有回去過。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輾轉廣東的幾個城市,甚至輾轉到外省,就是沒有回去家鄉。
我從小都是乖乖女,可想而知當初私自做的決定無疑在家里拋下一個炸彈,和父母爭吵,我淚流滿面爭取父母的理解,我哭,媽媽也哭,最終家里妥協,只是告訴我,不開心隨時回家。當時心里心酸內疚的不行。
可是我知道,我從來沒有后悔過。當初無數的人告訴我,外面的世界不如想象中精彩,甚至幾年之后同學們陸續回去家鄉就我漂流在外,他們在家鄉過的風生水起,而我依然在外忙的分身乏術。如果我不曾出來,我怎么會看到如此繽紛多樣的世界,我會依然躲在父母的羽翼下靜靜等待他們的安排。我不會在爸爸在外地出車禍后,堅強的和媽媽撐起家,不會在高昂的醫療費面前奔走、借錢、還債,沒有被打倒,也沒有哭著不知所措。
我默默經歷生活給我的打擊,默默承受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常常在外獨自崩潰大哭,可擦干淚后又繼續。我擁有更加獨立的人格。所以,父母逐漸對我放心,不再經常電話詢問,而后我選擇伴侶時,父母也沒有任何意見,畢竟我老公的家庭條件比起我父母的期待差的太遠,可是他們相信我的選擇,我的表現我的成績讓他們相信我的判斷。這就是我的行為給予他們的信任。如果當初我沒有自己私自做決定,會有現在的自己嗎?一定不會。
所以,我好想告訴我身邊的年輕小朋友,勇敢一點,堅定一點。父母反對不支持,不是他們的錯,主要是因為你的表現沒有讓他們信任你。你一定要做出點成績,才會讓別人信服。你連一些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連普通的職場都搞不定,他們如何相信你可以在夢想路上堅定不移不放棄?
所以,成長起來吧!人生短短幾十年,你有多少年可以隨意浪費?不要經過幾年之后,你還是你,夢想沒有一點起色,現有的事也還是做不好,想要的依然蒼白而空洞。拜托你們好好的走每一步。最近朋友圈那句話非常經典,“你走的每一步,每一步都作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