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11
范雨素簡介:女,1973年出生,湖北襄陽市襄州區打伙村人,初中畢業,在北京做育兒嫂。2017年4月,她已經用紙筆寫了十萬字的自傳網絡小說,是兩個家庭的真實故事。其中,《我是范雨素》火爆網絡,有兩家出版社連夜打電話找她出書。
寫作特色:
1、 語言簡潔、沒有過多冗長的描寫,只幾句話說到點子上,這樣才干凈利落。
這讓我學習到:如果要讓文字看起來干凈利落,那就多寫人物行為,而不是又長又拖拉的情感抒發。
2、 寫出了自己獨有的生活趣味,可見后面整理的精彩句子。
3、 情感處理極佳:
對家里兄弟姐妹的苦難,用幾句簡短的話,將極大時間跨度所歷經的挫折、困苦寫盡,沒有哀怨,對人間滄桑,只在談笑之間。特別是每一次對母親的刻畫,都極強烈地展示出人物性格。(比如:世態炎涼,小哥哥沒有朋友了,沒有親戚了。小哥哥在深夜里,在漢江二橋上一遍遍徘徊。這時候,母親站了出來,她一遍遍勸慰小哥哥。母親說四十歲的兒子,是個好娃子。這不是小哥哥的錯,是小哥哥當官的朋友把小哥哥教壞了。母親說,對不起小哥哥,那時沒有讓年幼的小哥哥復讀一年。如果復讀了,考上了大城市里的大學,到大城市當官,大城市的官員素質高,不會教壞小哥哥,小哥哥就成不了賭鬼了。母親說,人不死,債不爛,沒什么好怕的,好好地活下去。有母親的愛,小哥哥堅強地活著。)這些語言、行為,是經過很長時間的寫作淬練才能得到的,也體現出作者生命跨度大、思維活躍、堅定、不卑不亢的個性。
對社會現狀的反映:農民工孩子上不了學、農村人口為征地維權、土豪與窮人的貧富差異等,這些極其復雜深刻的社會問題,作者以陳述事實的角度,用極其冷靜、客觀、概括的語言,寫出了現在的社會矛盾,沒有過多的描寫,沒有哀怨和泄憤情緒,反而更為有力,像鞭子一樣抽打了這個冷酷的現實。寫苦難最怕陷于自我發泄或憤怒而不自拔。寫成功(成績)又最怕陷于自我膨脹、自我吹噓。我認為這是作者把握得最好的地方。
整篇文章立足于母愛、以及母愛的推廣延伸,使其意義雋永。而通過作者真切深厚的文字,又使文章顯得更為有力量。(說到我的心理抑郁,作者說,只有愛心才能治療。我想到母親對我的愛,這個世界上永遠只有母親愛著我,我每天都使勁這樣想,我的心理疾病沒有惡化。//這時,我想:是不是人遇到比自己弱的人就欺負,能取得生理上的快感?或者是基因復制?從那時起,我有了一個念頭,我碰到每一個和我一樣的弱者,就向他們傳遞愛和尊嚴。這一段總結得非常有高度,寫文章絕不是文筆的問題,而是思想高度的問題。
4、 結構上,將不同內容用數字分段,沒有過多的鋪墊,雖然算不上技法高超,不過也還簡潔、樸實。看來,情感的真切豐富,會蓋過文字技法的粗略。
5、 網上也有評論說她的文字沒有文學性,粗糙不堪,但我覺得不能輕易否定她的閃光點,她的“粗糙不堪”比某些文學家的“矯揉造作”要強百倍,我認為,一個情感深厚的人是天生寫文章的料,粗糙也見樸實的一面,而且,她的前景值得期待。
精彩句子: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
我是生我養我的村莊的過客。我的兩個孩子更是無根的水中飄萍。這個世界上只有母親愛著我們了。
這時,我就想起我在皮村的兩個女兒。晚上,沒有媽媽陪著睡覺,她倆會做噩夢嗎?會哭?想著想著,潸然淚下。還好是半夜三更,沒人看見。
有時我半夜起來哄小嬰兒,會碰到女雇主畫好了精致的妝容,坐在沙發上等她的老公回來。女雇主的身材比模特曼妙,臉比那個叫范冰冰的影星漂亮。可她仍像宮斗劇里的娘娘一樣,刻意地奉承男雇主,不要尊嚴,伏地求食。可能是她的前生已受夠了苦,不作無用的奮斗。
有母親在求告老天爺,我的兩個孩子健康快樂地生長。三個大孩子一起看護一個小孩子,很輕松,孩子們每天都好得很。三個孩子,每天對著小女兒唱“我們的祖國像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唱得眉飛色舞,玩得歡天喜地。
我的孩子,住在皮村下野總統的府邸,享受著天下無敵手的安保,我和孩子都感到生活很幸福。
一本書從來沒有人看過,跟一個人從沒有好好活過一樣,看著心疼。
藝術源于生活,當下的生活都是荒誕的。
凡是養過貓,狗的人都知道,貓狗是怎么護崽。同理,人是哺乳動物。拋棄孩子的女人都是捧著滴血的心在活。
只有愛心才能治療。我想到母親對我的愛,這個世界上永遠只有母親愛著我,我每天都使勁這樣想,我的心理疾病沒有惡化。
我的母親,作為這個村子里的強者,金字塔尖上的人,經常出面阻止別人對移民的欺侮。這時,我想:是不是人遇到比自己弱的人就欺負,能取得生理上的快感?或者是基因復制?從那時起,我有了一個念頭,我碰到每一個和我一樣的弱者,就向他們傳遞愛和尊嚴。(這一段總結得非常有高度,寫文章絕不是文筆的問題,而是思想高度問題。)
活著總要做點什么吧?我是無能的人,我是如此的窮苦,我又能做點什么呢!
我在北京的街頭,擁抱每一個身體有殘疾的流浪者;擁抱每一個精神有問題的病患者。我用擁抱傳遞母親的愛,回報母親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