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一百次想離婚的念頭和五百次想要掐死對方的沖動。
小個子的93年女人離婚了,帶著不滿一歲的女兒投奔了同樣離異了的男同學。
其實,我和她不熟悉,也沒有任何聯系方式。只是經常路過她的店鋪,一個大概四五平的小超市的拐角處,她做手機貼膜和賣一些手機掛飾的小生意。如果不是抱著孩子,你肯定和我一樣以為她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用旁人的話說,她打扮的有點不倫不類,從頭到腳都是鮮艷的,腳上穿的永遠都是特別厚實的內增高鞋,特別是頭發,挽起一撮到頭頂,剩下的擋住了整個臉。
其實她皮膚很白凈,小小的個子像三四年級左右的小學生模樣。半年之久,我在她那換了一次手機膜,她給我算的很便宜,后來我們見面便笑笑,偶爾照面太久也會打個招呼。
我們有個共同的朋友,是一位三歲孩子的媽媽。有一天我帶童去那個朋友家玩,剛好她正在那吃飯。
我夸她可愛能干,帶著孩子還能兼顧生意。沒想到這一夸便夸出了她的故事。
她根本不把我當外人,稀里嘩啦的把自己的故事全部倒出來,或者說從她嘴里已經說了無數遍了,也許認識她的人對她的事情都是門清的。
原來,她的丈夫一年有半年待業在家,好不容易找個工作掙的錢不夠出去吃喝玩樂,一個月最多給她們娘倆三百塊錢。房租,孩子的奶粉和一日三餐都得靠那點生意維持的。她老公更是常住上班的飯店宿舍,偶爾回來也不是辦啥好事。
她說的時候并不是一般受傷女人的哀怨,反而是激情高昂的。她決定離婚,趁著年輕。
對,她說趁著自己年輕,肯定能找個好的。
我應和著:“對啊,你年輕漂亮,以后肯定會好的。”
正吃飯看手機視頻的朋友插了一句:我們家小甜甜早都有心上人了。
于是她又講起了新的故事。臉上笑容燦爛,和她的在床上啃玩具的大半歲孩子一樣可愛。
原來她已經和離異的家境相對寬裕的老同學聯系上了,他們已經談到了結婚的階段。
果然,年后過來,她的小店已經換了老板,掛起了童裝。聽別人說,她離婚了,帶著小孩跟了老同學。
我不知道她和老同學有沒有領證,我也不清楚她的前夫究竟是本質上的懶惰不負責任還是因為太年輕了不知道怎么愛孩子和妻子,我也不清楚維持不到兩年的婚姻里她究竟該該負哪些責任。
不管如何,結了婚,有了孩子,怎么就這么輕易的離了,還這么快速的找到了下家呢?
想想,那一兩年,我也有傷心欲絕的時候,也多次有勢必離婚的絕念。
打電話給老同學梅子,她似乎以過來人的口氣安慰我,讓我想想自己男人的不容易,想想哪些是自己本該承擔的義務。
跑到z家抱怨,z冷漠的甩給我“你沒有工作,離了婚帶著孩子打算乞討嗎?你想讓你男人把他媽殺了嗎?”
每次吵架不是錢的事,就是關于他爸媽。這是我婚前沒有想到的事,竟然成了婚后生活最大的障礙。
漸漸地我不再給梅子打電話訴苦,也不向z告狀,我不知道是接受了本滿充滿變數的婚姻,還是忍受了婚姻里多出來的人,總之,我不會讓那些破事使我痛苦了。
曾看到一句話大概是這樣的意思。一段關系里,最怕的就是一方充滿高高在上的付出感,另一方因無法滿足對方而產生的罪惡感。
我覺得那句話特別應我當時的情況。我總感覺孩子是我生的,我帶的,我付出最多得到最少。我看他不順眼,把對他父母的怨氣全部怪罪于他。他總是默不作聲,偶爾也會甩一兩句狠話給我。
慢慢的我調整了自己的關注的焦點。我不揪著過去的的事情打壓他,用心管好孩子和自己,做一個全職媽媽該做的事情。我甚至也因他陪客戶喝的爛醉晚歸而有些心疼,我知道他在努力,我需要等等,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中傷。
也許,我不能保證我們的婚姻不會半路解散,我也保證不了我們會彼此忠貞到老。但,我絕不會輕易說離婚。真到了那個地步,一定是溫柔的說再見,不傷害,不拖泥帶水。
身邊有個熟人每每遇到婚姻的瑣事,都會說這樣的話:好懷念前男友啊,有車有房父母還做生意,我腦子進屎了怎么會甩了他呢。哪天把我惹毛了,我拎包就走,麻痹,我還找不到男人了?
她的語氣充滿憤怒還有對未來的僥幸期盼。
我不知道怎么安慰,或者說我安慰不了她。
我經歷婚姻的時間不長,我也道不出婚姻中的道理。畢竟誰也別想做生活的老師。但是,我知道在中國,婚姻總歸是神圣的結合,不管社會和思想發展到進步到什么程度,婚姻都不該是兒戲。結婚三思,離婚更應該慎重。
我身邊也有沖動離婚半年復婚的例子。不管怎么樣,離了婚的我仍祝福他們下一場的婚姻能足夠救贖前一段的不幸,而勇敢復婚的夫妻我希望他們能夠認真的相愛用力的珍惜下去。
而我最想說的是,如果離婚,請不要著急找下一個人,更不該提前找好備胎。因為離婚,本該是你掙脫枷鎖蛻變的一次重大選擇,而不該是你又一次把希望寄托到別人身上的機會。
如果沒有準備好,請你先好好愛自己,自己先讓自己幸福起來。
希望有一天當你垂垂老矣,看著身邊陪伴你大半生的那個人,你會慶幸沒有跟他她離婚,沒有和他分手,沒有掐死她。
希望有一天當你垂垂老矣,看著身邊陪伴你大半生的那個人,你會慶幸沒有跟他她離婚,沒有和他分手,沒有掐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