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八月十五)
由來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后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圓又亮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
秋
習
俗
吃月餅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 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賞 月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花 燈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有各種各式的彩燈系上燈謎,供大家猜燈謎。
中
秋
詩
詞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
?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中秋節來臨之際,小新祝大家節日快樂
無論是回家還是出去游玩的小伙伴們都要注意安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