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兒
北京城里的一些老流氓,上了歲數之后,就有一個稱呼叫做“老炮兒”。平日里遛鳥玩耍,又頗有江湖義氣,若干年輕時候結交的朋友或者胡同里兒一起長大的發小組成那么一個圈子,年輕時里局子里面沒少呆,老了感嘆世風日下。怎么說呢,總結下來就是一群心還未死的,妄圖仍以江湖道義來解決問題的遺老遺少。
每個人都經歷過那些個年輕荷爾蒙旺盛的年代,只是有些人后來隨俗世沉淪,不過還有一些人可能還在堅持心里頭那些硬的東西。試問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不要說堅持那些俠客夢想快意恩仇的人,就連自己理想還能夠堅持的人都少之又少。因為俗世里講究的是金錢標準,任何事情如果不能夠符合市場經濟的潮流就得淘汰。
我們這代80年代的生人,從年齡上也正逐漸往老的方向走,至于還是不是“炮兒”,這真的很難講。記得千禧年跨年的時候,我們剛剛20左右的年紀,那時候能夠聽到的音樂還有魔巖三杰 竇唯 張楚 何勇的搖滾,“上帝保佑吃飽了飯的人民”“高級動物”“垃圾場”這些hardcore,最后的結尾是聽的是汪峰的“再見,二十世紀”,在歲末的最后倒計時里,walkman里面播放的就是“
這是1999年的冬天
從來沒經歷過的寒冷
街邊的樓群直插藍天
人們都蜷縮在大衣里行色匆匆
我坐在深藍色的車里
搖搖晃晃行駛在狂野的城市
在突然里一切都將消失
橘色的幻夢褪色的愛
”
整個一個就是從hardcore到 soft metal的,搖滾開始從直接轉向迷茫和華麗,這和我們這一代經歷的一樣,那些直接表達的方式開始落伍,人們開始隱藏自己,社會開始華麗表演,舞臺上盡是選秀歌手柔情蜜語,搖滾開始變成佐料調鮮,到最后人們都是“左手右手慢動作嘿”,這樣才是最好的結局,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泯泯眾生,何必每天都倔強執著。老炮兒的結局終歸是一個悲劇,因為凡是在浪潮中矗立的石頭,最后都會變得光滑圓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