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紀錄片成了票房市場的黑馬,超越《俠盜聯盟》《心理罪》等明星齊聚的大片,從排片率1%躍升至10%,票房也突破1.4億,那就是《二十二》,影片真實再現了慰安婦的真實生活,觸碰了人性最敏感的神經。據了解,《二十二》是中國“慰安婦”題材紀錄片第一次在院線展映,片子是由3萬多人眾籌拍的,前期也沒有做更多的宣傳,但是,票房成績節節拔高,這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該劇導演說,影片的全部收入將會捐贈給慈善機構。
看完影片,很多人都說,這部片子來得太晚了,紀錄片2012年12月開拍時,當時中國大陸在世的“慰安婦”僅剩32位,郭柯于是將片名取為《三十二》,但到上映時,片名已經改為《二十二》,據了解,目前準確人數應該為21,剩下的人大多都已是八九十歲的高齡,或許再過幾年,她們的故事將只能出現在教科書之中,曾受盡凌辱,孤獨凄涼的生活幾十年之后,又將悄無聲息的離去,如果不是一部紀錄片,我們甚至連一個人的名字都叫不出來,在別人共享天倫之時,低矮的瓦房里,佝僂的身影,蹣跚的腳步,都是她們的心酸,很難想象,有的已經90幾歲,仍在做飯勞作,而這社會的聚焦,何時關注過她們。
對于一個女人,一輩子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名節,而她們的人生卻因日軍的暴行而嚴重改變,扛了一輩子的慰安婦之名,戰后很多人都孤獨終老,她們是受害者,卻要孤獨承受這歲月的煎熬,數十年的異樣眼光。她們的苦痛,她們的寂寞,只有奉獻給無聲的時間,但她們并沒有放棄希望,很多人堅強的走了過來,自珍自愛,歷史也許不會記住這個小小的群體,新聞的頭條也不會關注這個群體,唯有活的信念,陪伴而行。
前人罪行,后人承受。那個被生在中國的日本人的兒子,直到七十多歲都沒有找到媳婦,他的親弟弟都要殺了他,全村的人都喊他日本鬼子,然而他有什么錯,活了70多歲,都在償債,為那段悲痛的歷史,也許,從出生的那一刻,他就是個錯誤,一切,只為償還母親當年的屈辱,他說:“日本人可惡,該道歉,該賠償”,在中國生活了一輩子,他到底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或許早就說不是血液的問題了,但在世俗眼中,他的一生,都早已刻上了鬼子的蹤影,沒有人,會理解他,更沒有人,會聲援他。
歷史總歸陷入平淡,當往事重提,走上心頭,總會是那份傷痛難安,帶著悲痛上路,或許能活得更清醒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