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已經不再愛你,即使離開好久,也不再想你。對我來說,你只是外表變得更好,內里還是那個粗魯、無知的你——我的故鄉(xiāng)。
記得第一次去北京時,我就被那里所迷,我記得那是第一次看到天安門,一直說,北京是祖國的心臟,我來到這里,也就在祖國的心里。那時我八歲,對于當時的我來說,也許北京代表的是和家鄉(xiāng)不一樣的建筑。
第二次去北京,是去參觀第十一次全國美展,闊別十幾年,北京的變化翻天覆地,北京也變得更加現代化。
第三次去北京,是去工作,一待就是三年。這三年,我不再是一個過客,而是用三年的時間來感受北京的文化和情懷。慢慢的,我已經適應了北京這個有秩序、有規(guī)矩的生活。我們可以在公交上安靜的休息或者聽音樂,即使人很多,但大家都很安靜;也可以在地鐵上看書;也會在等電梯、公交的時候安靜的排隊,知道什么是先下后上,也會在穿過人群中說聲:勞駕!
是的,即使離開北京,我依然會懷念那里的好,這種感情,往往在家鄉(xiāng)遇到不講道理的人尤為濃烈,不說年紀大的,即使現在的高中生也會加塞,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無理的孕婦橫著走,好像她孩子有無數個爹,都要慣著她。碰見這種情況,有時氣的想要問候他祖宗,可是又覺得跟這種人吵架跌份兒。所以,我只能說,我不愛我的家鄉(xiāng),真的不愛。我渴望一個和諧社會,渴望可以看到一個秩序井然的家鄉(xiāng),我能規(guī)定自己的言行,可你們,拿什么教育自己和你們的孩子。我不想將來我的孩子問我:為什么你告訴我的一些規(guī)矩別人都不遵守,為什么我遵守了別人像看怪物一樣看我?也許我會不知道怎么回答,也許我會告訴他:你的舞臺不在這里,請相信我,將來這個社會會發(fā)展到這一天,你只是先走一步而已。
如果“你”變了,也許,我還會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