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今天日更的標題想寫“期待”或者“過勞。”
可是,每天日理萬機的吾不知道在忙些啥?一晃時間就到了晚上的十點多,屬于日更的時間不到兩個小時,因為過了十二點,就是明天了,日更天數就斷片了,前幾日的堅持也就沒有任何意義啦!
之所以這么堅定不移,很簡單,就是想將“愛好碼字”進行到底,想更自律,養成每天不斷思考的習慣,預防提前進入“老年癡呆癥”的狼狽樣子。
不管多忙多累,日更堅持下去。
不管多沒水準,日更不能丟棄。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簡單化。
或許很久之后,就會有奇跡發生。
帶著這種思緒……
吾正在大腦里搜尋今天日更的素材尼?
于是,翻閱日歷想看看日更多少天了,不曾想看見了今天是“春分”的節氣。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才有了標題“日更第十一天偶遇春分”的!
以前很少關注這些節氣,因為日更后,關注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每天在不知不覺中,會自然而然地在腦海里想到很多素材,天天都有蠢蠢欲動的想法,總感覺有寫不完的標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想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的故事都一一寫下來,記錄真實感受,想吾所想,做吾所做,寫吾所寫,用文字深情表達對生活的美好期望和回憶。
圖片發自簡書App
特意百度了有關“春分”的解讀如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歷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于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也是節日和祭祀慶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周禮天子日壇祭日。
《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民間活動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開始。
活動有:
(一)放風箏,婦女小孩放風箏。并在風箏上寫上祝福 希望天上的神看到。
(二)簪花喝酒:無論男女老少都簪花。
(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雜書十首》:寫字彈琴無意緒 踏青挑菜沒心情。飲食方面,則有春菜,春湯,春酒等
中文名:春分
外文名:Vernal equinox
別名:仲春之月
代表寓意:晝夜幾乎相等
氣候特點:春旱、沙塵、倒春寒、低溫陰雨
所屬季節:春季
時間:每年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或22日
太陽位置:太陽到達黃經0°
前一節氣:驚蟄,后一節氣:清明
風俗活動:春祭,風俗食物:春菜
農事活動:作物及時灌溉與播種
養生: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三候: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
屬性:農歷二十四節氣的二月中氣
有沒有學到“春分”節氣的知識?
一應俱全,啥都有了。
“日更”遇上“春分”
感謝日更,讓吾了解“春分”知識,
圖片發自簡書App
要是不堅持日更,吾怎會這么絞盡腦汁地思考尼?
要是不堅持日更,吾怎會這么勤奮好學這些無關緊要的節氣尼?
要是不堅持日更,吾怎會這么充實而又忙于現狀尼?
要是不堅持日更,吾怎會這么從容而又釋懷一切尼?
圖片發自簡書App
日更,改變了吾,也成就了吾,像著魔一樣,讓吾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淡定,在有限的時間里超越自吾,活的灑脫,過的自由,用文字抒發感情。
日更偶遇春分,寓意深刻,用心用情記錄每日生活點滴,感受著日更的喜悅和春的氣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洋洋灑灑已經是1346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