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人看的熱血爆棚的電影,除了武打片,還有復仇片。
那種在觀看是暢快淋漓的感覺,總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那是相當過癮的。
所以今天婊妹給大家帶來幾部經典的復仇電影。
一起讓腎上腺素活躍起來。
介紹的第一部是日本導演中島哲也導演,由松隆子、岡田江生、木村佳乃主演的《告白》,婊妹沒看海報之前,還真以為是一部愛情電影。
這是一部講述母親為女兒復仇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后,松隆子成功晉級成為婊妹的女神。
在片中她心思細膩,為了復仇手上也沾染了鮮血,但婊妹一點都不恨她。
因為真的是爽,快意恩仇大概就是如此吧!
但法律給不了該有的懲罰,她便主動出擊。
作為復仇者,她有自己的原則。
她在講臺上,不動聲色的指責著犯人A和B,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復仇。
有沒有一種復仇天使的感覺呢!
不過,她不會錯殺無辜,這是每一個復仇者的底線!
說起這部電影,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是由昆汀·塔倫蒂諾導演,烏瑪·瑟曼、劉玉玲、薇薇卡·福克斯主演的《殺死比爾》。
典型的暴力美學,講述的就是母親為女兒復仇的故事,但更暴力、更血腥。
昆汀的名字,就是影片質量的保證。
他的電影必有“三寶”:叨逼、足控、配樂叼。
對于一個不是很文藝的導演來說,他總有著自己的展現方式,所以,他選擇了血腥,并且通過這個不一樣的方式把金棕櫚和奧斯卡獎收入囊中。
跟他比血腥,他有“B級片之王”的美譽;
跟他比暴力,“暴力美學”更是他行走江湖的“獨門暗器”。
尤其這部《殺死比爾》,他的各項技能更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不過,他的搶眼方式,剛一出場,女主便領了飯盒,這還怎么演?
別擔心,牛叉的導演就是這么神奇,他用了一個無可挑剔的借口讓劇情得以完美的呈現。
暴力是《殺死比爾》的主旋律。
所以昆汀用了大量音樂為滿眼嗞嗞噴血的軀干還有新娘砍人如切瓜一般的場景做渲染。
這稱得上是一種暴力美。
網友曾經這么評價過昆汀的電影:以血還血,以殺止殺,昆汀美學,暴力如花。
最痛快的復仇就是這樣,上去就是干。
該片也絕對稱得上是“最血腥”的復仇。
第三部是《守法公民》,由F·加里·格雷指導,杰米·福克斯、杰拉德·巴特勒作為主演。
也叫《知法玩法》,兩個截然相反的名字隱隱透露出一種較勁的味道。
這是一部探討關于公民與法的驚悚片。
看過之后,婊妹覺得有點害怕,又有點難過,更加覺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窒息。
主人公克萊德本來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但是暴徒達比和阿米進入他的家庭后,一切都變了。
克萊德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妻子被奸殺,女兒被殺死。
但他無能為力。
更可悲的是,法律并沒有給與他一個滿意的答復。
于是,他臥薪嘗膽10年去了結這段刻骨銘心的仇恨。
阿米應該安靜的死去,但克萊德幕后操縱,偷換藥劑,于是阿米在痛苦中告別了世界。
另一罪犯達比,克萊德用計謀讓他沾染河豚毒素。
達比無法控制身體但卻有感知能力。
這種心理和身體的痛苦,克萊德要讓兩個兇手十倍奉還。
同時,克萊德的復仇游戲讓政府陷入了恐慌。
為了阻止克萊德的復仇計劃,政府主動向他妥協。
只要他提出的要求,政府一定都滿足。
但其實克萊德的每一個要求,都在為自己的下一步計劃鋪路。
因為克萊德的復仇目標不僅只是兩名暴徒,更重要的是10年那場審判的相關人等。
不得不說,克萊德的一系列復仇行動,并沒有讓人覺得殘忍血腥,反而是暢快淋漓。
但這也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
如果法律不能解決的暴力,我們只能以暴制暴,被仇恨激起“性本惡”,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我們的共鳴。
強烈推薦韓國電影《老男孩》,導演是樸贊郁,主演有崔岷植、姜惠貞、劉志泰。
看片名我腦海里想起了《小蘋果》。
雖然同名但他一點都不好笑
《老男孩》幾乎是集“以暴制暴、心理變態、扭曲結局”,所有復仇電影經典元素集于一身的神作。
相比較樸贊郁“復仇三部曲”中的其他兩部更有說服力。
在本片,導演打破了善惡的天秤,甚至也打破了“加害人”與“被害人”的關系。
一開始我們以為這是一場復仇,卻沒想到是一場反復仇。
而復仇手法又是如此的高明,讓人不禁嘆服。
下一部是一部片名很有童心的電影《水果硬糖》,導演是大衛·斯雷德,主演是艾倫·佩吉、帕特里克·威爾森、吳珊卓。
是一部高智商的小女孩復仇的故事。
該片完全可以列入驚悚心理片,劇情跌巖起伏,根本猜不到發展,有些場景讓人毛骨悚然。
“小紅帽”為了懲罰在網絡上勾引未成年少女的戀童癖“大灰狼”,
獨自深入狼穴,并且對他實施了閹割手術。
簡直讓人想雙擊666。
反童話式的電影,讓人看著很過癮。
本片之所以能被人奉為優秀復仇電影之列,導演功不可沒。
要知道導演可是拍過《漢尼拔》、《暮光之城3:月食》、《絕命毒師》的大衛·斯雷德。
本片的拍攝過程還不到18天。
而且大部分的劇情都在杰夫的房間內完成,真正的小成本制作。
但這并不影響電影的成片質量。
如果你覺得前面成熟女性復仇很過癮,那么未成年少女復仇一樣不會讓你失望。
《理發師陶德》也屬于不得不看的復仇電影,由蒂姆·波頓導演,約翰尼·德普、海倫娜·伯特·卡特主演。
這是一部經典復仇片。
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是殺人魔,陶德也是如此。
他溫柔地唱著往昔,妻子和女兒如天使一樣溫柔。
那時的本杰明·巴克,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
但敵不過法官一手遮天的權勢,結局便是妻離子散。
多年后卷土重來,復仇之火燃盡了本杰明·巴克。
陶德于灰燼中誕生,他手起刀落,磨練著自己殺人的技藝。
并將來理發的人一一送進地獄。
在黑暗中等待著法官的到來,等待著他與女兒的重逢.。
本片繼續蒂姆·波頓一貫的哥特暗黑風。
戴普飾演的陶德被復仇蒙蔽了雙眼,悲劇的結局便已注定。
他不能停下的殺戮的雙手,致使他錯殺了自己本來想保護的人。
觀眾在感受到巨大諷刺的同時,還品味到了無盡的悲涼。
推薦一部很精彩的國產復仇片,由趙天宇導演,吳鎮宇、余男、江一燕主演的《雙食記》
一個男人,兩個女人,和一本相克的菜譜。
雙食,一語雙關。
暗示著一個男人同時擁有兩個女人,也暗示著他同吃兩家飯。
卻不曾想這雙食竟是生生相克。
俗話說得好:想要得到一個男人,就先要抓住這個男人的胃!
不過,在《雙食記》里面,你將看到——
美味的食物不僅就像愛情讓人沉醉,同時也暗藏殺機!
《雙食記》對外宣稱是一部男人不敢看但是女人愛看的電影。
它講述了男人心底對愛、性和責任的劃分界限;
講述了女人面對情感問題時的冷靜、陰謀和較量。
而且也讓男人明白如果一個女人太愛你,是福也會是禍。
極端的女人會做出多么出格的事情,我們不知道。
甚至平時溫柔的女人說不定也會變身復仇小能手。
最后一部片名為《四兄弟》,是約翰·辛格頓的力作,主演是馬克·沃爾伯格、泰瑞斯·吉布森、安德雷·本杰明。
早知道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區別于其他物種的最大特點就是人類的情感。
這之中最為深刻的就要算是養育之情。
可就在幾個孩子長成大小伙子的時候卻發現母親在一家超市里被槍殺。
本來報恩的心變成了一股強大的仇恨。
于是,一場復仇行動在所難免。
本片除了最具亮點的黑白抗爭、黑打黑的動作戲之外,最能打動人的要屬影片給人的真實感受。
被收養的不同膚色的孩子們在同一個大家庭里生活。
怎能不令人羨慕令人動容。
而母親被害與四兄弟憤然掀起復仇狂潮的情節,更是激起了所有熱血男兒的心潮。
復仇類電影很多,但也頗具爭議。
有人說,這類電影是“性本惡”的最好例證。
但作為觀眾,無非是多了一種選擇。
至于“性本惡”還是“性本善”,人人心中自有一桿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