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所有人都面臨著無數的信息轟炸,只要給一臺手機,一個網絡,每個人每天都可以接受到成千上萬條信息。如此看來 ,因為信息量遽然增多,機會也變得更多了!
真是如此嗎?
現在不論我們去到哪里,家長都在抱怨孩子老是玩手機,連吃飯也在看手機,不像以前的孩子,在餐桌上會規規矩矩地聽長輩說話。因為現在手機上有微信,任何一個好玩好聽的段子都會比長輩的談話有趣,以前缺乏互聯網,長輩們的談話對于孩子來說,話題都還算是比較新鮮的,或者說在當時的時間和空間里,除了聽長輩的談話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因此在長輩們看來,他們永遠都不能理解年輕一代的想法,只能感嘆年輕人總是在玩手機,因為他們本身就跟不上如此龐大的信息流。
從年輕一代看,信息如此之多,是否機會也隨之增多了?其實未必, 正因為所有人都有同等機會接觸到龐大的信息量,每個人的平均機會反而在變少,這是一個少又多的年代。
這個時代叫做信息變多,思考變淺,隨時在線,永遠干擾。
《躍遷》這本書的出現,告訴我們如何在這個少又多的時代,怎么玩,如何找到自己的頭部?
什么是自己的頭部?就是自己最有優勢的部分,自己最擅長的事情。要找到自己的頭部,就得學會哪些做法容易讓自己沉溺,避免踩坑,就像波士頓偉大的棒球手泰德.威廉斯,永遠只打“甜蜜區”的球。
《躍遷》這本書提出一個概念,叫做時代溺水者。要想掌握時代的魔法,在海量信息中重生,就要在時代大潮撲面而來的時候,知道自己是怎樣死的,也就是有哪些坑會讓自己掛掉。《躍遷》這本書給我們提出了時代溺水者的三個大坑。
第一個坑:無法過濾信息,找不到重點。
你在網上看到一個一段話,如何迅速判斷是真是假?是不是真的應該接受這段話傳遞的信息?如果幾個人觀點不同,到底該怎么辦?每天能看的書,能聽的課,能做的事,能用的東西實在是無窮無盡,根本學不完,到底該學什么?你身邊的人一個比一個還努力,似乎都是機會,又都無從下手,到底該投入哪一個?
你在寫郵件,微信上有小紅點出現,到底該不該點開 ,你在網頁上看到一個超鏈接,是否應該點開,點開多久才能發現合不合適?關閉前要不要收藏,收藏以后你又有什么時間會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朱迪斯.哈里斯說:“互聯網發布信息的方式,就像從瓶子里倒番茄醬,開始太少了,現在又太多了!”
第二個坑:無法掌握自己的注意力,明明知道這個知識信息是有用的,卻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
對于今天的職場人士來說,能否在海量信息干擾中馴服自己的注意力比是否專業更加重要。今天,知識可以從外面供給,注意力缺必須內在擁有,你需要調用內在注意力抓去知識。如果你沒有馴服注意力的能力,你的時間,思維會被完全打碎,你的大腦就會變成豆腐腦兒!
第三個坑:不理解系統,無法與陌生人聯機協作的人。
你的微信好友有多少是從未見過面,你們是如何協作的?當你接到一個全新的任務,有沒有過去成形的知識,你該通過找誰聊來想通這件事?在一個每天海量信息涌入的不確定性時代,事實是什么并不重要,也許一群人能合作解決新問題才是關鍵。
管理注意力、判斷信息,和陌生人社會協作,缺失這些那個能力的確會讓你溺亡,但當你掌握了這些“時代魔法”,你就會在信息中重生,成為真正的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