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越南之行
通過參加每周五的志愿公益——盲人學校的教學活動讓我感觸良多。越南同中國一樣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社會保障制度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像我們去的這樣的盲人學校在越南最發達的城市——胡志明市只有3家,我們工作的地方是最大的一家,學校很大,設施良好,但里面的學生卻不足200人,求其原因還是因為在越南窮苦家庭比較多,有能力把孩子送進這樣的特殊學校里上學的家庭不多。初進課堂,在孩子們給我們辦的歡迎會上,我們志愿者被深深地震撼到了。這一群孩子幾乎是完全看不見的,只能通過聲音摸索說話人的大概位置,但是他們卻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樣沉郁遲緩。在我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他們即使看不到也會將帶著微笑的笑臉對著你,你看不到他們的目光,但是彼此之間卻存在著另一種交流,他們用燦爛的笑臉,熱情的鼓掌告訴你他們喜歡你的到來,他們覺得快樂。在歡迎會上,每一個孩子都為我們唱了一首自己最拿手的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個10歲的女孩唱了一首關于夢想的歌,她的聲音特別好聽,純潔清亮,但打動我的是她歌聲里的感情,那種毫不掩飾的,迫切的希望,和堅定的信心,因為是越南歌詞,我并不懂她具體唱了什么內容,但是我知道這首歌里包含了她對未來的期待,包含了對生活的熱愛。聽完她的歌我久久無法回神,因為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平日里的抱怨與不滿,那時突然覺得自己竟還沒有一個10歲的小女孩豁達,能有什么抱怨比得上從來不曾睜開眼看看這個世界,能有什么不滿比得上不知道自己,自己的爸爸媽媽長得什么樣子。我們在那里每次只停留短短的三個小時,在這三個小時里叫他們一些簡單的英文單詞,給他們用最簡單的英語描述我的國家,我的家鄉,我的學校,他們都會很認真的聽你講話,還會一直緊緊抓只你的手,這讓我真的很感動。通過這項活動,我了解到了一部分特殊群體的生活,更加感恩自己能健康的活在這個世界,感謝自己能夠有機會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漢語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每周六下午3點到6點我會參加越南胡志明市的漢語課堂教學活動,在那里與當地越南人交流,學到了許多知識,也認識了許多朋友。參加漢語課堂的志愿者,除了我之外還有一位臺灣大學生和越南華人。第一堂課是介紹中國文化,因為還有臺灣志愿者在,我們把這一部分分成大陸和臺灣兩塊,在這里我們都盡量避開了政治上的敏感部分,只談吃喝住行地理氣候風俗習慣,我們之間沒有爭議和矛盾。這是我在這個課堂上最重要的體會,有的時候會被問到敏感的問題,這個時候言辭激烈,橫眉豎眼當然是不明智的做法,因為我們身在異國,剛剛成年還是大學生的我們要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同時堅決不做喪失原則的事情,不說沒有底線的話,時刻保持著作為中國人的自覺意識,不做出有損國家利益,有辱國家尊嚴的事。大部分來上課的越南人都是十分友好的,他們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有的甚至中國話說得很好,他們對中越兩個國家飲食文化的差異,以及生活習俗的差異尤其感興趣。在越南當地人喜歡吃蔬菜,幾乎每頓飯里都會有奇奇怪怪的蔬菜,甚至有的味道很刺鼻,他們的辣醬里甜味居多,當我告訴他們在中國北方人們喜歡吃麻辣,菜里要放花椒,他們覺得十分不可思議,還說那是黑暗料理,當時我心想:你們才是口味奇葩好嗎。就這樣,每時每刻都會受到文化沖擊的我還是堅強的在越南這篇神奇的土地上存活整整一個月。我明白不同文化不同水土養育不同的人,我們應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去接受文化差異,同時取長補短,提升自我。
假期內每周一和周四我都會去胡志明239公園參加Talking?With The Tourists
的小組文化交流會。在這里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越南當地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渴望。在暑假的每周一,周四下午兩點到六點,他們都會來到胡志明239公園與經過的外國游客搭話,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加入到他們的freetalk,十分有勇氣。如果順利邀請到了外國游客,他們就會在公園里圍成一個圈,席地而坐,問外國游客來自哪里,去過越南的哪些地方,對越南的印象如何,還會給他們熱情的推薦越南的旅游勝地,小吃名店等等。全程都是用英文交流,因為是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他們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但共同點是他們都很勇敢,都愿意竭盡所能的去表達,去練習口語,不怕說錯,不怕說的不標準,他們的目的就是學習,練習。相比我們,真是勇敢很多。所以,學語言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學以致用,盡可能的練習,盡可能的用到。我不禁想到自己學英語的這12年,為什么學了十幾年的語言,說起來心里還是存著幾分不自信呢,還是方法和觀念有問題,看到這群越南大學生對英語交流和表達的態度,我不禁覺得十分慚愧,以及對他們的這種勇氣深深地敬佩。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我不太贊同的一點,我覺得他們在外國人的選擇上比較偏愛歐美人,對于亞洲其他國家比如日本韓國就不太熱情,當然這里有不可避免的客觀因素,比如亞洲人很難區別,這些國家人的英語水平也不是很好等等。但是我覺得既然是交流學習,自然是應該每一個國家都歡迎的,不應該區別對待。以上就是我對這項活動的心得體會。
文化主題討論心得體會
除了以上的活動,每周一我還要去一個咖啡廳參加胡志明文化主題討論會。這也是一個以練習英語為宗旨的交流會,每周都有志愿者組織,我們要做的就是確定一個討論主題,比如說:寵物,游戲,旅游這些比較輕松的話題,當然也會有比較有內涵的話題比如:婚姻,教育,雙性戀等等。接著就是準備一個能夠調動起大家積極性的小游戲作為熱場。接著就是關于主題設置討論的問題讓參與者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見解。在這項活動中我的體會就是,越南同中國人們的價值觀很相似,在很多問題上都有著相似的看法,都沿襲著差不多的傳統文化教育。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在過去有著的那些千絲萬縷的歷史聯系的緣故吧。但是不一樣的是,參加的歐美志愿者,他們與我們的觀點就不同,有些甚至大相徑庭,于是在討論的過程中免不了文化沖擊,免不了爭吵,但是大家的心態總體來說還是很開放,都懂得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文化教育,經歷的歷史也不一樣,對問題的認識和看法難免會不同,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傾聽和包容,這樣才會起到相互了解相互學習的作用。這就是我參加文化交流會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