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一篇電影觀后感。
當漫天的彩色彈力球從山頂散落下來,凄涼的吉他聲響起的時候,為這部結局如死灰般的電影打上明艷得令人心痛的烙印。
觀后久久難以釋懷。
電影的場景設置在條件艱苦、地方偏遠的高原小學里,鏡頭里總是漫天黃土,少見生機。可就在這樣荒蕪的背景下,誕生了一個精彩異常,甚至有些魔幻現實主義的故事,不得不編劇寫故事的能力。
這是一個遙遠得好像快要一個被人遺忘的地方,如果沒有利益的沖撞,他們或許是這片高原土地活得自由舒暢的一群人,你睡你的人,我愛我的女孩,他維護他的理想……每到困難關頭,大家一起聚聚氣,也算一團“和氣”。
可是,整件事一開始就做錯了。一個謊說出就要用無數個謊言去彌補,以致于最后雪球越滾越大,直到把人逼死。為了一個不存在的“呂得水”,那些衣著光鮮的人們開始各懷私欲,心懷鬼胎,粉墨登場。
如果說校長還有一個晦明晦暗的學校要保住,才想方設法不斷地說謊圓謊,那么電影中的裴魁山就根本不值得人們去同情。為了利益,他可以背棄道德,羞辱曾經愛過的女人,而跪舔權力更是不在話下。電影中他一身獸皮的形象正是影射他無需偽裝,就是個明目張膽且貪婪的野獸。
那個傻大個周鐵男,追求佳佳的樣子,可愛到不行。然而他的一腔正氣暴脾氣在經過一顆子彈的試驗之后,暴露了他最本質的面目,不過是虛張聲勢的“老虎”,此時變成膽小懦弱的老鼠。當一個保衛官在他的面前預備強奸一曼的時候,他眼中的驚恐與軟弱讓人們心中不禁深深嘆息。
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讓一個人完全異化成另一個陌生得無法辨認的模樣呢?值得注意的是,電影中特派員說過多次的“知識分子的脾氣”,原來在金錢、權力,死亡面前,知識分子是如此軟弱得不堪一擊,甚至墮落成奴!
電影最令人心疼的一幕——一群男人謾罵一曼那場戲,失蹤不見的銅匠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回來了,借著權力的驅使,瘋狂地報復著曾經喜歡的女人,幾個男人為了各自私欲成為幫兇去委屈一個女人以得求全。謾罵她,羞辱她還不夠,還要剪去她的頭發,讓她丑陋不堪才可。人性真的可以難看至此,直到把人逼瘋的地步?
真是夠荒誕。
隨著音樂緩緩從唱片機中流出,校長親手剪去了一曼一頭美麗卷曲的頭發,也剪去了她對一切美好的期冀。一曼這個角色可以說是全片中最亮眼、最美好的代表,她追求自由的獨立個性,讓熒幕外的觀眾打心底里尊重喜愛,可是電影里就是讓這樣美好的她一點點毀滅,加重電影的悲劇意味。
應了那一句:悲劇是將一切美好的事物撕裂給人看。
而人們總是不解像張一曼那樣具有獨立個性的人為何不反抗呢?
可不要忘記了,一開始她也是這場騙局的一部分。她的自由渴望還是在一定程度的妥協下進行的,而當這個小團體無法保全自己時,她便是那個犧牲者。
男人無法相互斗爭時,便把斗爭矛頭指向女人。
所以這是一部關于 ?一個自由得無法理解的女人,一群貪婪得無所不為得男人,一出解剖歷史映射現實的悲喜劇,一個不可思議的中國的故事。
電影最后,將薄弱的希望投向有著光明的火種的地方,命運的安排是,有光明存在的地方就有黑暗。
似乎天地之間再沒有什么值得留戀,希望背后總是絕望。
莫不是另一種諷刺。
end.
分享任素汐的單曲《我要你》http://music.163.com/song/437292675?userid=263816746 (@網易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