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年輪】004

經歷14年1月,14年7月,14年12月三次人生年輪,觀察到自己的改變趨勢很明顯→面積變小,密度增大,減少維度,聚焦價值。其中被我刪掉的分類是“工具技能”,覺得它并沒有重要到單獨列出來。而分類“體驗世界”已經被改成“美學自育”,逐漸感覺到好奇心并非盲目,真正觸動我內心的事物是難以言述的美,一朵花的盛開,一抹隱匿在唇角的微笑,一個結實的擁抱等等。隨著人生年輪的修整,明顯看到自己在升級進化,非常棒的體驗!

因此鼓勵大家間隔一年兩年的,可以重新訂正下人生年輪的底層設置——分類軸界定,原因也很簡單,隨著時間流逝,每個人必然有所成長,要用新的格局來審視未來,這樣才合適對不對。請勇敢監視自己,一開始會覺得自我剖析很難,習慣了就好,或者找個人來配合你把話題聊深入下去。

在元旦和兩位朋友分別畫人生年輪的過程中,透過年輪,我看到了更深一層的個人設定,通俗意義上它可能被稱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之類,年輪解決的是“How to do”層面,而背后起決定性作用的“Why do”只有每個人自己才能回答自己,究竟為什么選這個yes而放棄了其他所有呢?為什么愿意呢?

所有的心靈雞湯都告訴大家“然”,而不會細細說明“所以然”,這就是為什么知道無數道理,仍過不好這一生的關鍵原因。景雯自然不會和心靈雞湯同流合污,接下來試著說說如何回答這個“why do”。

1,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天賦,可能有的人下意識想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凡人好不好!首先我們得定義“天賦”,它沒那么夸張,就是“自己做起來比別人得心應手的事情”,如果你覺得自己似乎啥啥都比別人差……那我想說,你缺乏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很可能不是你真的沒有天賦,而是你對天賦的評價偏負面。就連站在馬路邊發傳單都有達人呢!

2,天賦這玩意兒,就跟甜味兒一樣,大米飯也是甜的,糖精也是甜的,甜度不同。有的人甜得很銷魂,有的人甜得很內斂,不可否認本質都是甜!那對于內斂的人來說,一方面要提高自我覺察,另一方面要找到合適自己發揮的環境,比如餓了3天之后無論是誰吃大米飯都會覺得甜對吧。

這方面我個人比較認可的工具是來自美國蓋洛普公司近半個世紀的研究精華→《優勢識別器2.0》,買這本書然后做測試,根據報告分析自己,搞不定分析步驟的可以帶著報告來約我聊天。

揭示風險:做了測試之后容易陷入自我實現的心理陷阱。

3,人生有限,一天只有24小時,一輩子也不過幾十年,跟人類漫長幾千年的燦爛文明相比,個體生命實在是太過于渺小的一朵浪花。實在不建議大家把有限的個體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什么”中,歐文·亞龍對此有一句話很值得玩味:“每個人必須決定,他能承受多少真理。”是時候了,選擇一些自己所認同的信念,然后徹底踐行。

4,如果看完上述三點覺得完全無感的話……恭喜,可能你所追尋的問題在更深一層,主要是“死亡”、“存在”、“孤獨”、“自由”這四件事,說實話……這四件事更加沒有標準答案,古往今來的哲人智人圣人所說的,我相信也只是他們自己認可的某種闡述。如果您真的追求一種“上帝視角”,想探尋終極答案,那我唯有默默祝福。

5,那人生年輪能起到什么作用?

有的人合適這樣一條路:逐漸打怪攢經驗,過關,升級,然后打高級怪攢新經驗,過更難的關,繼續升級……循環。在我尚不具備看透本質的眼力時,人生年輪幫我積累一個個切身相關的平常選擇,一次次計劃&執行的反饋數據,終究會隨著積累的過程逐漸touch到越來越真實的內心,逐漸明晰自己的源動力在哪里。這就是量變→質變的科學道理。

解釋下標題→“為什么不呢?”

15年我希望自己能更加勇敢,從“為什么要呢”變成“為什么不呢”,歡歡喜喜投入到每一天的生活中,享受這獨一無二的光陰。

也祝福你,親愛的朋友,祝你在15年更趨向于內心想成就的那個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