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啦,第一位華裔女導演的8分鐘影片《包寶寶》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值得歡呼。其實3個月前,這部小短片就在我們辦公室里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呢。
對于爸爸媽媽們來說,除了不能錯過《包寶寶》(畢竟結局有些爭議嘛),還有更多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的優秀動畫短片。它們像是滄海遺珠,被擱置在璀璨奪目的小金人身后,容易讓人忽略。
不如現在和熊老師一起,找一找這些好片子吧。那么,先來介紹兩部你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看的短片。
1、《動物行為》(Animal Behaviour) 2019
?
榮獲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提名的加拿大短片《動物行為》,導演是一對夫妻檔:艾莉森·斯諾登(Alison Snowden)和大衛·范恩(David Fine)。這支短片,講了一群非常有趣的小動物。
狗狗克萊門特博士(Dr. Clement)是一位心理治療師,它領導的治療小組中有五位成員,分別是:洛林,一條患有分離焦慮癥的水蛭;謝麗爾,一只無法留住男人的螳螂;托德,一只患有進食障礙的豬;杰弗里,一只有負罪感的鳥;以及琳達,一只有強迫癥貓。
5只動物定期在治療室會面,討論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焦慮。不過,本周有些不一樣,小組來了一位新成員,名叫維克多,它是一只有憤怒管理問題的猿猴。維克多在第一個療程中就開始抗拒治療,還搞起了破壞,最后放下防備要傾訴的時候,治療卻結束了。
故事詼諧有趣,每個小動物都有他們鮮明的特點,也給我們留下更多的思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焦慮,我們該如何面對焦慮呢?你應該為了取悅他人而做出改變,還是應該讓別人接受你本來的樣子?這些都可以和孩子討論下,說不定他會給你意外的答案。
觀看地址:https://dwz.cn/ZQ73E5gc
2、《瑞恩》丹麥詩人》(The Danish Poet) 2007
?
《丹麥詩人》是一個溫馨的故事,由托利爾·科維(Torill Kove )導演,麗芙·烏爾曼(Liv Ullmann)配音,畫風簡單清新。故事、畫面和女性磁性的配音,整個影片給人的感受就是那么的和諧美好。這部作品獲得了2007年奧斯卡動畫短片獎。
突然喪失靈感的年輕詩人,在尋找靈感的旅程中遇到了心愛的姑娘卻又不能和她在一起,兩個人只能被迫分離在異地思念著對方。時間一點點過去,姑娘的頭發越來越長,詩人還是沒有來。直到一位共同朋友的葬禮,讓兩個有緣人重逢,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當然,成雙成對的不只他們,還有成了家生兒育女的狗狗和在路上偶遇知己的小女孩。
反正是有愛的人啊,都在一起了,看完讓人忍不住發自內心的微笑。愛是漫長的等待,也是前進的勇氣,是足夠的運氣,還是小小的波折。
觀看地址:https://dwz.cn/is2cuUc4
給小朋友的介紹完了,以下三部短片,是分享給各位爸爸媽媽的好故事。
3、《鮑勃的生日》(Bob 's Birthday) 1995
?
除了今年的《動物行為》,斯諾登和法恩兩夫妻曾共同指導的《鮑勃的生日》(Bob 's Birthday),也獲得了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這部動畫并不是做給孩子的,相反,它對成年人40歲中年危機進行了刻畫。
牙醫鮑勃今天40歲生日,他在診所里心不在焉坐等下班,還被病人的幾句話影響了心情,變得很喪。而他的妻子瑪格麗特瞞著他邀請了很多親戚朋友在家開party,為他準備生日驚喜。
終于鮑勃下班到家門口時,妻子讓所有人藏起來,等待她發出信號,一起為丈夫慶生。可令人意外地,鮑勃今天情緒不高,進門徑直到了廚房,對妻子說了幾句話就上樓換衣服了 ,衣服換到一半,褲子都沒穿就下了樓......盡管妻子瘋狂警告他穿褲子,可是鮑勃并不想聽,還生氣的抱怨起來各種問題,比如,當初應該要個孩子、朋友們不是真心的、妻子不愛他了等等。
真是讓人捉急的驚生日派對呀。人到中年,確實會有煩惱,也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更多的反思。大人,也有情緒脆弱的時候呀。
觀看地址:https://dwz.cn/kmEdcwTA
4、《熊的故事》(bear story) 2016
?
利導演加布里埃爾·奧索里奧·巴爾加斯(Gabriel Osorio Vargas)用溫暖的方式呈現了一個悲傷的故事。這部蒸汽朋克風格的小短片,獲得了2016年第88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孤獨的熊先生,每天都要背著機械八音盒,到街上請大家看八音盒里的一段故事。原本熊先生、熊太太和熊寶寶一家三口過著簡單快樂的生活,這一切卻被馬戲團的捕獸隊打破了。熊先生和許多的動物鄰居被抓去做馬戲表演,在漫長的苦難中,家人的合影成為他唯一的精神支柱。直到有一天,熊先生終于找到機會逃離馬戲團的魔掌,可是當他回到家,一切已經“物是熊非”。
之后,熊先生制造了一個精巧的八音盒,走街串巷地表演,期待著與家人的團圓,也期望所有看到他故事的人能夠獲得幸福。其實,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平平淡淡就是幸福。
觀看地址:https://dwz.cn/ZBh27aYx
5、《瑞恩》(Ryan)? 2005
?
克里斯·蘭德雷斯(Chris Landreth)以瑞恩·拉金(Ryan Larkin)的人生為原型,創作出了這部電腦動畫短片,并獲得了2004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它講述的是一個“活在每個藝術家最可怕的噩夢中”的角色。
加拿大動畫師瑞恩·拉金,在20世紀60年代創作了很多有影響力的動畫電影,可后來因吸毒和酗酒住進了蒙特利爾貧民窟,陷入了人生低谷。因為成癮而生活巨變,大師跌落至乞丐,這確實是所有藝術家的噩夢啊。
動畫中對人物的塑造很特別,靈感來自于人體世界展覽的塑化人體,用扭曲、殘破、脫胎于現實的形象,來表達人扭曲殘缺的心理,也將情感進行視覺化的刻畫,實在是令人贊嘆的表現形式。最后這部影片也是獲獎無數,瑞恩卻窮困潦倒,不久后去世。
很沉重的故事和人生反思,可悲可嘆。
觀看地址:https://dwz.cn/KGl4NcoQ
奧斯卡對于明星和影片的意義是榮譽和金字招牌;而對于像我這樣的普通觀眾來說,奧斯卡更是我們了解優秀作品的途徑。其實不只是包攬各種獎項的《綠皮書》們值得我們追捧,還有不少因為某種原因被遺漏滄海的佳片,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這5部風格各異的動畫短片,熊老師都很喜歡,而且作為母親,對動畫這種表現形式也十分偏愛呢。而動畫片也不只是制作給孩子看的,除去特效和明星,還有太多的好故事好影片值得挖掘。
今天的分享結束啦,希望各位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們也能喜歡這些小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