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小南聽到一句話“只要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逆向思維很強大的小南第一反應是:要是風口這個黃金期過了,豬不都摔死啦?
不過這句話的講究時機倒確實是,就像小盆友們要學會自己吃飯,也有一個黃金期。
反正小南看著自己大口吃飯(邊吃邊撒)的豚豚,以后讀幼兒園或者出門啥的,不用擔心小爺會餓著。
黃金期是什么時候?
這個,其實不是一個準確的時間,只是一個大致的劃分,僅供爸媽參考,具體的還是要根據自家寶的成長情況來定。
一般在10個月左右,寶就會對一些餐具感興趣,看到自己喜歡的小碗小碟子會去抓,就是想自己吃飯的小小苗頭,也是個性的萌芽。
不能錯過時機啊各位爸媽,寶喜歡的碗碟勺買買買,喂飯時給他一把自己玩去,讓興趣值+1,反正弄不破。
寶寶想自己抓東西吃也同理,小南那會就切一些豚豚能抓的胡蘿卜條、黃瓜條這些“自己吃去”。
到寶周歲了,眼、手協調能力都比之前好了,就要開始誘導啦,誘導期一般半年。
“什么菜都用手抓,臟不臟?”、“撒得到處都是,吃頓飯還要搭上一次收拾地板”、“水沒喝兩口,杯子摔了好幾次”……對,這個時候的寶,吃個飯確實會讓媽媽“火冒三丈”。
可這些都是他們想自己吃飯的表現啊,只是還沒掌握得那么好,要是媽媽們制止寶寶“搞破壞”甚至繼續喂飯,越是缺乏訓練寶寶就越不會自己吃飯。
用昕爸的話說“就當是豚豚在督促我們打掃衛生吧”,嗯,心態是不錯,只是,好像每次都是小南在打掃哎(現在想起來要秋后算賬了)。
等到寶2歲左右了,更加會看樣學樣,也要自己用勺子和筷子吃飯,雖說一開始經常給自己撒了一臉飯菜,這個不愿飯來張口的動手意愿,值得表揚。
“呃,我家寶吃了幾口就沒興趣了”,沒興趣就要哄啊,怎么哄?(昧著良心)各種夸,使勁夸,小盆友們一般都吃這套。
實在不想吃,也別逼迫,過了飯點就把飯菜收起來,這樣寶就會知道“不好好吃飯就會挨餓”下次就會乖乖自己吃飯啦。
千萬不要心軟!
對了,電視別開,玩具收起來,吃飯就要有吃飯的樣子。只要爸媽把握好這個黃金期,給寶足夠練習的機會,到3歲左右寶寶一般都能自己吃飯啦。
更多育兒精彩內容,請關注 兒科醫生魚小南,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