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然聽到這句話,我瞬間就焦慮了,這到底是一樣多要強的一個女子,能夠這么傲嬌的說出這么一句話,我心中突然出現一個小人人,一面表示對她的一種欽佩,可一面又表示不太贊同她這么一個觀點。
這樣的一句話,立馬就讓我想起最近幾天的一篇新聞報導,一位月薪三萬的高管媽媽竟撐不起孩子暑假班昂貴的費用,曬出自己女兒暑假的賬單,各種夏令營班花去的費用,竟有好幾萬的費用。
另外一則新聞則是我在微信公眾號里看的,看過之后,覺得匪夷所思,小朋友2歲入幼兒園,幼兒園里的老師問以前有帶小朋友出國旅游過沒有或者是否長期居住在外國,家長英語水平達到了什么程度,這些都需要經過面試方可入園。
額,我好想問這個世界怎么了,我表示也好想鉆到這位媽媽的肚子里,重新再投次胎。
2
世上千千萬萬人口,形形色色的人,如果說和這樣的人去比,我感覺我只想躲在媽媽的身后,說,媽媽,外面好多妖怪。
我結婚我家辦酒是在鄉里辦的,所以呆的時間比較長,看到鄉里依舊會有很多小學、初中,很多年輕的父母因為實在無法承擔外面的壓力,從而選擇讓小孩留在爺爺奶奶的身邊,在家讀書。
小朋友們每天放了學,僅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其他的時間都是自己自行安排,這么小的小孩最多的安排就是如何讓自己玩得更爽快,哪里還會想到要自己培養特長、愛好,身邊大人都想不到的事情,我們如何要求一個幾歲的孩子能夠想到這些。
我自小的家庭環境也不是特別的寬裕,爸媽都是靠著流動攤位在稍微大點的城市做點小生意,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曾經我曾親眼看見爸爸出去進貨為了幾毛錢的差價而奔走幾條街的情況,父親不到1米6的身高,額頭上像刀刻著樣的額紋,著實讓我辛酸。這樣的情景大家也許會覺得沒什么大不了,大人的世界誰不都是這么過來的,可一個還是懵懂無知的女孩,突然看到這種畫面,沖擊也是可以想象的。
這樣的辛苦,父母還是堅持把我帶到身邊,帶到城市生活,這讓我覺得很感激,至少我還比現在的小朋友還好太多,見識廣得太多,父母能夠給我的,已經盡最大的努力給了我。
就拿這個教育這個事情來說,如何做到比別人更好,人家的孩子入個幼兒園家長都需要面試,而現在很多鄉里面的孩子除了教科書,和鄉間的樂趣,其他能夠接觸的東西太少太少。
3
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局面呢?我覺得主要是以下幾個因素。
見識還是太少:
就拿我的父母來說,父親喜歡城市里的生活,想在城市里發展,所以去做了小生意,見到了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事情,他認為這些都很好,所以想讓女兒也變得更好,假如父親一輩子都是呆在鄉里,沒有接觸到這么多的人和事,也許現在可能是另外一個不一樣的我。
父母承擔和責任心不夠:
我有一個朋友,家里有個四歲的女兒,婆婆幫忙在鄉里照顧著自己的女兒,她在大城市里和老公一起打工,每次回家都會因為不同的生活習慣和婆婆產生不同的分歧,鬧得不甚歡喜。我不太理解,為什么不把女兒帶在身邊,她說,因為要賺錢,賺錢都那么辛苦了,更何況帶個女兒在身邊呢,因為我不是這么過來的,所以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借口,一切不還是因為怕累怕辛苦?
父母太過自私、懶惰、對自己的生活沒有要求:
我見過這么一群人,從小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每天頭發凌亂,衣服皺巴巴的,得過且過,對于孩子的到來也沒有太大的感想,每天繼續過著之前一樣的日子,也不會想著一個父母應有的責任和義務,任孩子野生野長。
4
至今,我無比慶幸自己有這樣的父母,雖說他們僅憑自己的一點點的見世面給了我生活,好在他們真的是盡心盡力。
從小我周邊的人不乏有會跳舞的同學、不乏有會畫畫的同學、不乏有鋼琴書法特別好的同學,這些特長在我身邊從來不缺。
我也想像他們一樣,看著別的同學無比仰慕你的眼神,但我知道,經濟條件擺在那里,我不必和他們比較,我只需每天做好每天的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就一點一點的努力,慢慢去完成,不也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