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12,用7天時間在微信讀書里讀完這本691頁的書,讀書速度依然緩慢。讀完以后我給這本李笑來老師的書點評三星,外加六個字---邏輯性不太強。后來回過頭來看自己做下的筆記,卻萬分愧疚,趕緊把這個點評給刪除了。因為這是一本干貨滿滿的書,給出了很多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只是在我試圖要列出一個以“把時間當做朋友”為出發點的思維導圖的時候,因為我個人能力所致,理不出那根長長的,發散的思緒線索,所以唐突的給出一個不負責任的差評。
讀完這本書,讓我們對自我管理、管理自我和時間的關系有了深刻認識,并隨時能夠付諸行動,也算是非常的功德圓滿了。
無論是誰,都最終會在某一刻意識到時間的珍貴,并且幾乎注定會因為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從小我們就會搖頭晃腦跟著老師念“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也會扯著嗓子唱“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但真的這些內容入腦入心的時間點,有人早一些,有人則如我,人到中年,才恍然夢醒,怎么日子就過去了那么多了,歲月如白駒過隙,怎么我的那匹白駒儼然已經馬尾巴都要看不到了,太可怕,后悔已經來不及,好在一切都還不晚。人生這場馬拉松,我愿做最堅持的那一個。
我一直標榜自己是個我行我素天馬行空無拘無束自由散漫慣了的人,總是認為自己的吊兒郎當是因為選錯了行業,換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一定會全情投入的。然而李笑來老師告訴我們,其實你并不是對你正在做的事情沒有興趣,而是你沒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沒有人會喜歡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所以就會不自覺地盡量回避自己的短處。
是不是很有道理,看來興趣并不是那么重要,如果能夠放下興趣和對意義的思考,先去行動----做,并做到最好,至少要比大多數人好,由此獲得的成就感就會催生你的興趣。
總有人說,有錢人沒啥好的,做高層沒意思,其實他只是沒有能力達到那個高度而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吧,當然,不為難自己,活的輕松,也是一個積極識時務的人生選擇。
所有學習上事業上的成功,都只靠兩件事:策略和堅持。而堅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我們只看到牛人很牛,不知道牛人私底下花的功夫。這種例子數不勝數,從達芬奇日日勤奮刻苦地畫蛋,到科比日復一日的在凌晨四點鐘的紐約苦練球技,扎克伯格勤于讀書只為塑造新的思維模式,等等等,那些成功人士都努力堅持,我們有什么理由去吊兒郎當呢!
再次看到一萬小時定律,即要成為某方面的專家,大約需要十年時間,每天3小時的堅持。
我們不奢望成為專家,只想現在就出發,朝著最好的方向去努力,尋找我們的哪只白駒,總有一天要騎著它,和它成為好朋友,相依為伴,仗劍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