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曉威
今天談談關于“貶己尊人”的事情。
貶己尊人,據說是一種美德,而且是深厚的中華傳統美德。兩個人交往,尤其剛認識不久,適當地表示自我謙虛,這是禮貌的表現,并無不妥。但是,過分貶低自己以取悅對方,往往都不是憑空而來。古代有句話說得好,欲取先予。先貶低自己,無底線地贊美對方,潛意識有兩個動機,一個是交換意識,意思是我都貶低自己和表揚你了,你也該表揚我了,求得的還是自己的滿足。另一個就是討好意識,有所圖謀。為甚討好,圖謀什么,不一而足,只有持這種癮癖的人自己清楚。記不得哪個王八蛋教材里說過,“貶己尊人,乃君子之風”。扯乎,你看《紅樓夢》里的劉姥姥進大觀園,已經寫得多么清楚啊,劉姥姥那么善于貶低自己,恭維對方,撈到了多少好處啊。都把劉姥姥當君子,國將不國了。還有,古人對外人貶稱自己“鄙人”也就罷了,還貶低自己妻子叫“賤內”,把女性當成自己的私有之物任意埋汰,完全不考慮人的平等意識,這簡直就不是人了。總之吧,這種極端的情形大抵來說,跟一個流氓想和女人上床而耍自己活寶來贊美對方,是一個套路。但這畢竟不是今天我要提到的“貶己尊人”的主要意思,此話先不提了。
貶己尊人,于今終于有了時代性發展,而且科學地擴充了它本來的語義。下面我就談談在文壇上,經常發生的不易被察覺的某種情形。
文人相輕,蓋有例外。這例外就是,“貶己尊人”不再表現在貶自己了,而是謀劃者自我主張、自我代表地貶低自己所處的某一地區、某一團體里的文學同儕,無限地贊美與他不相干的外地文人。比如,某地作家代表團來訪,作家地主或文學跑堂,或文學老朽,適當地代表本地文人表示謙抑,這是對的。但是如果極端扭曲地說,大駕光臨,蓬蓽生輝,你們地著名,我們地不著名。你們地太行,我們地太不行,我們地,要多向你們地學習。云云。這話,本來行也不行了。哪怕當地的創作實力和文人影響,蔚然森秀,遠遠超過對方。也或者是,本地開文學研討會,呶呶發言者在同儕里面,故意指鹿為馬,說真正行的人不行,說不行的人非常行。說本地創作不行,外地創作十分行。
這就比較有意思了。這種升級版的貶己尊人,如果嘗試分析一下,哪怕事主做得再巧妙再隱蔽,也很難排除以下成因。
1,道出此言者,自己往往狗屁不是。自尊者尊人,沒有自尊,哪來尊人。就是尊人,他的層次不行,跟對方完全不構成相同體量和情操,對方聽了也不會多么得意(除非對方也是狗屁)。被一個傻逼贊美,你有成就感么?
2,如此就引出下一個話題。他為什么費盡周章地貶低自己人,諂媚對方?這就無可避免地出現了大前提的“文人相輕”,或者用現代社會學的術語來說,叫來自于“同儕壓力”。即,他熟悉古代馭人術里的“遠交近伐”攻略,自己在本地寫得狗屁不是,嫉妒同儕寫得比他好,那么干脆,舍得自己一身剮,能把同道拉下馬。我不行,對不起,你們也受點委屈,我們跟外人比起來,都不行。
3,日常里,一個再猥瑣的文人,也會懂得,明火執仗地嫉妒同儕,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人們會說他心胸狹隘。但是如此這般,就可以掩住口實,看,我多大度,我沒有嫉妒心,我不也贊美一些作家了嗎?只是他懂得,這些作家,再怎么贊美,也離他甚遠,不礙他皮毛,不堵他心氣,屬于一過性而已。而且樂得對方好感,哪怕有傳聞他心胸狹隘,別人也會替他辯誣,說他不是那樣的人。
嗚呼!文人無恥,莫過于此。現在的聰明人,都舍不得說自家老婆為“賤內”了,也舍不得說自己孩子為“犬子”了,終究文明還是有進化。
不過話說回來,過去的“貶己尊人”,有“奴相”這個詞來對應他,現在,只能是“雞賊”。由人進化為雞,也終究是一件蛋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