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空看了好幾篇短篇小說,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總的閱讀體驗很好。
看書的過程,是一種享受。寫字也是。輸入的過程既是成長又是快樂。輸出的過程更是如此,勝過浪費時間在無聊的事情上。
有時候當戰友要謹慎。有的人利字當頭,毫無底線,往往難有善果。老祖宗一早說過:升米恩,斗米仇。在他人起步的時候你給他很小的幫助,他會感激你。可如果給人的幫助太多,讓其形成了依賴,一旦停止幫助,反而會招致忌恨。
尤其是遇到不知感恩的人。總覺得你的付出是該的。哪里有那么多應該的?到底欠了你多少?
有的時候遠行就像牛拉車。你負重前行,別人不見得會理解你。如果不用拉車,就自己輕輕松松在河灘上漫步,吃點兒青草,多么悠游自在,哪里不好呢?
大家都是一樣的聰明人,并不是只有你才知道趨利避害。當你毫無顧忌地把愚蠢的吃相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當你毫無顧忌地損人利己,你以為別人都是白內障?
有的人愛講佛教故事。說佛陀在因地修行時,曾經“割肉喂鷹、舍身飼虎”,以此來宣揚、歌頌佛陀的偉大。其實這是不智的行為,不可以把這種價值觀扭曲后加諸于佛陀。
因為善良不能沒有鋒芒。“割肉喂鷹”不能解決問題。老鷹本性就是肉食的動物,你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塊肉來喂牠,難道就能讓它食素嗎?“舍身飼虎”能解決問題嗎?你能度化眾生,但你以為舍棄自身,讓它飽餐一頓,就可以化度老虎嗎?這是非常愚昧的作為。
佛經里“割肉喂鷹,舍身飼虎”的說法,其實是強調佛陀的慈悲、愿力和犧牲精神。但是擁有并不代表能濫用。
任何自由與仁愛都要尊重基本規則,不能隨隨便便濕了腳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