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第一次提出了"知識工作者"的概念。有別于體力工作者,知識工作者吃飯的家伙是他的頭腦。一名知識工作者怎么靠頭腦更好地生產知識,就如同一位鐵匠怎么靠他手里的工具更多更好地打出鐵一樣重要。
2004年播出的經典日劇《黑色皮革手冊》今年再次被搬上銀幕,劇中的女主角元子利用自己的一本黑色皮革手冊敲詐了一個又一個大人物來滿足自己坐擁銀座的野心。這本手冊上記錄的是這些上層人士在銀行利用假戶頭逃稅的事實,先不評判元子這種做法的對錯,這本黑色皮革手冊正是元子開啟新人生的鑰匙。如果我們也擁有一本自己的黑色皮革手冊,人生是不是也會變得不一樣?這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教授的正是如何打造一本能夠生產知識的筆記本。對于知識工作者來說,一本能夠生產知識的筆記本不就是一本黑色皮革手冊嗎?
作者奧野宣之就是那位寫了著名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作家,但他寫得最多的還不是讀書方法,而是教人怎么記筆記的書,比如《活用一輩子的讀書筆記術》、《活用一輩子的旅行筆記書》、《人生筆記》、《A6全能筆記術》等等??芍^名副其實的筆記達人。
這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手把手地教我們如何用一本筆記本來生產知識,生產過程從收集信息開始,到咀嚼信息、發酵創意、頓悟、到最后的具體化,他都事無巨細,娓娓道來。我將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分為三個部分:道、術、技巧與工具。
一、道:有效整理信息的三條規則
在開始打造自己的筆記本之前,先要掌握這種方法的規則:
。一元化
。時序化
。索引化
一元化的意思就是一本筆記本闖江湖,從此以后你不用區分什么會議筆記、日程筆記、旅行筆記,所有你感興趣的、你認為重要的、引起你注意的信息統統紀錄進同一本筆記本里。就像你收拾孩子的玩具不用分類收納,通通收進一個玩具箱里就好。對,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時序化的意思是你不用分門別類地將不同的內容記到不同的地方,記筆記的時候,你只需從上記到下,從左記到右。保持一顆懶散而隨意的心,讓筆記像流水一樣流淌過你的筆記本就行。只不過每天給它們加個日期,在新的一天紀錄前寫上如[ 170926 ]的六位數年月日開頭。一本筆記本用完后在封面寫下如[5]170926-180213,表示第幾本筆記本以及紀錄的起止日期。
索引化的顧名思義就是記好筆記后給筆記本建索引,方便以后查找。建索引的方法有:寫目錄、貼標簽、在切口處涂色。都是些我們看書或記筆記時常用的方法。
二、術:生產知識的五個步驟
1.收集信息
要生產知識,當然首先要收集用于知識生產的信息,收集哪些信息呢?書中提到4類需要收集的信息,它們是:發現之事、疑惑之事、在意之事、所思所想。
2.咀嚼信息
我們通過咀嚼來完成處理食物的第一步,同樣的,我們也要通過咀嚼信息來完成信息處理的第一步。如何咀嚼信息?作者提出了3種途徑:
(1)通過漫無目的的重讀帶來新的發現。
(2)對筆記進行再加工
在重讀筆記時,可以用不同的視角觀察原來紀錄下的事物從而產生新的想法,記錄下這些新的想法就完成了對原有筆記的再加工。
(3)交叉參考筆記
前面提到過,作者奧野宣之的記筆記方法要遵循一元化和時序化的原則,這就意味著按照此方法記下的筆記就是流水賬,你會發現同類信息遍布筆記本的不同角落。當我們需要對同類筆記進行主題閱讀時,可以先找到這些信息,在筆記本的切口處貼上相同顏色的便箋或可折疊的膠帶來將相同主題的內容同一起來,方便反復翻閱。
3.發酵創意
要促進思想的發酵,書中借助了一種筆記本以外的工具——信息卡。如何使用信息卡?
你可以將交叉參考筆記進行主題閱讀時標記的分散在各處的觀點用簡潔的話概括出來寫在小卡片上,然后將這些小卡片在較大的桌面上鋪開,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卡片進行排列組合,通過卡片的排列完成思想的整合。
你也可以在一張大號紙上謄抄下這些信息,謄寫的過程不僅可以促進思考,還可以產生新的想法。
最后一種方式是把有用信息復印下來,然后拼貼在一張大紙上,效果與抄在小卡片上并排列組合類似。
4.頓悟
5.信息具體化
從頓悟到具體化是一氣呵成的,具體怎么操作?就是不厭其煩地完成1-3步驟,靈感自然會閃現。如書中所說"要勤于動手,思考才會前進",不能讓手處于什么都不做的狀態,哪怕遇到了難題,思維暫時停止不前了,你也不能停下來,哪怕削削鉛筆、加加墨水也不能讓手停下來。
以上,生產知識的步驟就完成了。
三、記筆記的技巧與工具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了22種記筆記的技巧,事無巨細,連A4紙怎么折、膠帶怎么貼都做了詳細說明。在這里我著重介紹作者提到的用“蔥鮪火鍋式”筆記采訪自己的方法。
這種方法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在記筆記是在來源于外部的信息前打個“Ο”,在自己對于這個外部信息的感想前打個五角星。
至于記筆記的工具,《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這本書的附錄里推薦了剪刀、鉛筆、尺子等等,選擇自己用得順手的就行。
至此,《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這本書就介紹完了,總結一下:
首先,這本書介紹了有效記筆記要遵循的三條原則:一元化、時序化、索引化。接著,作者詳細闡述了生產知識的5個步驟即:收集信息、咀嚼信息、發酵創意、頓悟、具體化。最后,作者介紹了記筆記常用的22個技巧以及在附錄里介紹了他常用的記筆記的工具。
整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一句話——"一切的一切都將從那里開始"。這也是我讀這本書想要獲得的,記錄自己的一切,咀嚼發酵,開啟新的未來。
一切的一切都將從這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