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血是為了生存

賣血是為了生存

賣血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賣掉自己活著的權利。

因為賣血阿方和根龍先后丟掉了性命,而許三觀幾次也險些喪命。為此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部小說《第八號當鋪》,為了更好的生活,有人甚至賣掉了自己的靈魂。

可以說《許三觀賣血記》是余華老師又一部成功的作品,也是一段中國老百姓與貧窮做斗爭的血淚史。他以讀者的身份完成了這部作品,語言質樸,人物塑造活靈活現,讓人讀起來感覺十分親切,仿佛我們不是在讀,而是在聽許三觀等人親口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在故事中我們看到,有些人被疾病奪去了生命,有些人在饑餓面前倒下去了,有些人在階級斗爭中犧牲了,真正能活下來的人可以說都經受無盡的磨難和無情的摧殘。許三觀的經歷正是對六十年前中國黑暗歷史的揭露和批判。

在在與困難作斗爭的一生,許三觀賣過很多次血。在取許玉蘭的時候為了討好老丈人賣過一次;為了大兒子打傷方鐵匠兒子賠償醫藥費賣過一次;為了補償和他上過一次床的女人林芬芳賣過一次;為了二兒子討好生產隊隊長賣過一次;為了大兒子治病籌錢一路賣血去上海……只要他覺得時候到了,就該賣血了。

看似許三多是陪阿方根龍他們去賣血,知道了賣一次血可以掙三十五元錢,能抵上他在地里辛苦勞作半年的所得,然后才跟著一起賣血;實際上他的賣血也是必然的,因為賣血可以幫他度過難關,走到這一步也是早晚的事。在后來去上海的路上,他遇到的兩兄弟也在他的說服下去賣血,這前后存在著某種關聯。

到最后只是為了能吃上曾經賣血之后都要吃的炒豬肝,喝上每次賣血之后都要溫一溫的二兩黃酒,還要去賣??梢娝绱祟B固不化,已經賣血成癮,因為在他看來只有賣血他才可能吃到炒豬肝、喝到黃酒,只要賣血就可以解決眼前的一切困難。

在得知自己的血不值錢了,不能再賣的時候,他絕望了,他開始恐慌了,甚至哭了起來,他想以后的日子還怎么過。他不知道的是眼下的日子已經達到溫飽,貧窮也已經漸漸離他而去。妻子許玉蘭為了安慰他,更為了捍衛他那可笑的尊嚴,在勝利飯店刻意為他點了三盤炒豬肝一瓶黃酒,所以許三觀最后說了一句:這輩子就今天吃的最好。這句話實則包含多層深意。

縱觀整篇小說來看,許三觀又不僅僅是許三觀,他是過去的中國社會貧苦大眾的一個代表,在過去中國混亂的社會體制中,在貧窮的折磨中,個體完全泯滅了。小說不僅諷刺了近代中國史,同時也體現了貧窮的中國老百姓為了繼續生存下去的頑強意志。

賣血也只是生存下去的一種方式,我們也要時刻銘記:為了生存,我們的先人所付出的代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