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一女朋友,單身公害,人生信條是沿著瓊瑤劇走的,向往平地驚雷,轟轟烈烈。
這位小姐談戀愛快談成了院線青春電影,震懾一眾看客。跟好幾任男朋友分分合合,吵架吵得朋友圈里烏煙瘴氣,想和好了又會半夜喝醉酒敲家門的那種,我們都說她的情路是西天取經,要歷九九八十一難。
當然啦,她的男朋友們也都是很迷人的,所以才不是省油的燈。
前兩天跟這位大小姐出去吃飯,她說,想了一想,覺得自己過得很虧,一無所成。
我說,你不是一無所成啊,你還給我提供了很多寫作素材。
她甩白眼:其實有時候我覺得,我談的戀愛都是快消品,迅速上架,閃電下架,就絢爛那么一會兒,然后呢,分崩離析,雞飛狗跳,最后橫著脾氣微信拉黑,對話框清零,就像這個人從未在我人生里光顧一樣。
“反反復復好幾遍,我除了把自己的心折騰得更蒼老,也沒有其他的收獲。”
我知道向一段愛情討要“收獲”是天真的,女生骨子里是一汪柔情的水,一陷入荷爾蒙的泥潭,的確很難自救。但這個朋友的一席話,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很多次心碎,當初以為是白月光朱砂血,現在回過頭來看,其實了無意義。
在短暫的親密關系里,我不斷消耗自己有限的精氣神,窮盡矯揉造作之能事,去猜測他對我用情幾分,去揣摩他的言行,去尋找他忠或不忠的端倪,去和無關的旁人論戰……愛得十足用力過猛。
直到后來步入一段很穩妥的戀愛,才發現:
原來談戀愛也可以是兩個人一起去圖書館安分自習,也可以是忙完各自工作后簡單約一頓飯,也可以是早起morning call約跑,兩個人互相督促,認真生活,踏實細致地規劃未來。
我朋友就說過,一段對的戀愛,一定是不累的。它應當是對你的一種滋養,是各自汲取對方的人格閃光點,輕輕牽一牽手,熠熠生輝。
不是費力拉鋸扯鋸,兩顆心大費周章,掰開了揉碎了,慢慢較量。而是以各自仰望的姿態,從對方身上,獲得成長的營養。
/02/
我朋友阿南說,自己以前是個蠻冷漠也蠻厭世的人,直到后來談了一任,人特別nice,服務員給火鍋加水他會輕聲細語地說謝謝,會給街邊挨凍的老人買熱水喝,公司新來的小姑娘被同事排擠他也會去解圍,不是想泡她,而是看見宴席結束過后她很落寞地不知所從,便替她叫車,囑咐她對路線多加留意。是發自內心的體貼和周全。
阿南很搶手的,也被很多油頭滑腦的成功人士追,但是她很清楚,成功人士大多征服欲作祟,是慣性使然,采擷鮮嫩的肉體而已。可她跟她的男朋友在一起,是會真的被他善良的品質所感染,自己也變得溫情起來。
跟一個讓自己變得更美好的人在一起,這種機會,才是真的可貴。
前兩天跟一個作者吃飯,他笑說自己談過一段很痛苦的戀愛,只維持了兩個月,但是所有撕心裂肺的難過都體驗到了,什么猜忌,爭吵,冷戰,通通來,無所不用其極,他至今心有余悸。
她很敏感,老是覺得我這個朋友不愛她,我朋友呢,就耐著性子想方設法證明他的愛。半夜一點吵架的時候她奪門而出,他外套都不披,抖抖索索地把她拽回來,而后我朋友感冒,大病,女生在病床前,還不停數落他的不是。好不容易痊愈,他在咖啡廳好端端工作,碼字,女生也要一小時一通電話,懷疑他欺騙她。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
他說:“現在想起那兩個月,真覺得是,完完全全浪費在互相折磨上。”
所以他說,再也不想為了談戀愛而談戀愛,不想跟不合適的談,那根本是浪費青春啊,痛苦遠遠多過甜頭,多虧。現在想談的戀愛,是那種兩個人心平氣和,互相從對方身上學習,一起進步的。
我也覺得,理想的戀愛,是兩顆獨立飽滿的靈魂互相傳導力量,各自都能站得更加筆直。一段對的戀愛,會讓你變得更加理智、立體與完好,會為你打磨出動人的光澤,不是摔碎對方也摔碎自己,踩著一路玻璃渣子去。
/03/
非常喜歡舒婷的《致橡樹》,里面有一句: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雖然仰慕對方,雖然甘愿折服,但仍是作為一棵樹愛著你,不攀附,不糾纏,沒有過多的計較和叨擾,有的只是兩顆默契相照的心。
前兩天還在跟朋友討論說,其實女孩子的青春可短暫了,與其在一段又一段情場鬧劇里沉淪,倒不如靜下心來談一場讓自己得到提升的戀愛,再多狗血的一地雞毛,十年后都是下酒菜而已,但你從另一個人身上習得的美好品質,往往會伴隨著你一生。
它是歲月里沉浮的愛意,贈送給你的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