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這樣一本書,讓我見識到了什么叫史詩級的虛構:
作家筆下的一切,讓我無數次想要百度書里的主人公。我無法相信,這居然不是一本自傳或他傳。
盡管在拿到書的那一刻,我知道這是一部長篇小說。而小說的本質特征就是虛構。但在讀完后,我還是打開了網易云音樂和QQ音樂,輸入“弗蘭基”這三個字。弗蘭基是書里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一位真正的音樂大師。少時學吉他,而后跟隨艾靈頓公爵、貓王等諸多世界級音樂家演出,甚至在一場舉世絕倫的演唱會上作貓王的替身。
他是如此真切。真切地讓我以為,就算不存在這么一號人,最起碼該有一個原型人物。否則,這位作家怎么可能把這個人講得跟真的一樣?
就是這個“跟真的一樣”讓我驚詫于他的敘事能力。在讀到《致謝》時,我才徹底被他折服:真的只是虛構。他憑空創作出一個讓我信以為真的人物,這個人物是同橫跨四十五年的世界級音樂家都有來往的傳奇。
什么樣的敘事天才,能硬生生地在歷史中安插一段傳奇?
就連毛姆都不曾做到。《月亮與六便士》的原型人物是高更;《刀鋒》的原型人物是維特根斯坦。創作歷史傳奇式人物是具有風險的。因為他涉及到在世或不在世的與之有關系的人的私事。但這本書的作家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對于故去的人物他大膽虛構;對于尚在世的小說中涉及到的真實人物,他一一走訪,征得同意甚至會獲得不錯的寫作建議。一切都力求讓主人公抵達最純粹的真實。
這本書叫《弗蘭基的藍色琴弦》。這位作家叫米奇·阿爾博姆。他的另一部非虛構作品可能更為人所熟知《相約星期二》。
2.
這是一部充滿愛與傳奇的故事。
互相交叉的敘事結構像解密一樣,讓讀者逐漸獲悉弗蘭基的完整人生:
X章,是出席弗蘭基葬禮的知名音樂家或親屬,他們回憶與弗蘭基交往的始末;X+1章是按照時間順序從弗蘭基出生到故去完整的一生。二者互文,可以讓我們從正側兩面去走近一個具體而真實的弗蘭基·普雷斯托。
這種敘事結構的好處是帶有懸疑性和節奏感,正如整本書的基調是采用了某種音樂調式的寫法,它以一種固定的音樂節拍不斷推著讀者進入弗蘭基的人生。每次你在見識到那些出席葬禮的人所講述的話后,就會分外渴望想去了解弗蘭基接下來會發生的故事。
交叉敘事是小說創作的一種寫法。新穎有趣,簡單介紹一下。重點要說到這個人物到底擁有怎么傳奇的一生。
3.
西班牙內戰,即將臨盆的母親就近跑到教堂尋求幫助。在一位修女的幫助下,弗蘭基出生。母親被燒死。修女帶走孩子,但這孩子總是嚎啕大哭,她撫養幾天后實在無法忍受,加上貧窮等諸多因素,就把孩子放入河流聽天由命。
一只狗撲進河里,救下孩子。狗的主人是一個工廠的領頭,寡居無子,收養了他。弗蘭基小時候一堆毛病,但在聽到音樂后,這些毛病就會隱去。于是,養父送他去跟一位嚴格但也近乎傳奇的老盲人吉他手學習音樂。
在老師的嚴格教導下,弗蘭基學習了幾年吉他,技藝爐火純青,幾乎沒有他不會彈的曲子。在這期間,他認識了一生所愛,而養父也被工廠的人出賣被革命派抓進監牢。
為了不連累孩子,獄中的養父讓老師帶著他全部的積蓄將孩子送到美國的妹妹那里。老師策劃偷渡,孩子坐船出海,臨走前老師給他買了一把極其貴重的吉他,并且給了他六根琴弦。這琴弦是老師的太太生前留下的唯一遺物。
老師被自己昔日的一位朋友推進大海,只因覬覦那些錢。
弗蘭基到達英國后,蛇頭反悔,拋下他不管。他被迫抱著吉他在街頭乞討為生。路遇一個世界級音樂家,并且彈奏了一首那位音樂家的作品。音樂家新近喪子,見弗蘭基又燃起重生希望。他正好要去美國演出,就帶弗蘭基一起,讓弗蘭基充當英語-西班牙語翻譯。(他本來是說西班牙語的,但他的老師一直都堅持要他說英語。)
在美國,弗蘭基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人生。他機緣巧合和各種世界級音樂家都有一面之緣,參與過各類演出,創作過轟動世界的流行歌曲。沒有什么樂器是他不會的。同時,他本身長得極其英俊,又會跳舞。他是天賜之子。
無論是才華還是掌聲,他都獲得了。中間也頹唐過,吸毒酗酒濫情,最嚴重的時候劃上了自己的手掌,再也無法彈吉他。等回真愛后,夫妻倆隱居在新西蘭渦流島。他又從零開始練習彈奏,留下精絕后世的《魔弦》專輯。
因為救人,他的一生所愛死在醫院。而后他孤身躲在菲賓律執教音樂。收養的女兒也長大成人,學習音樂。女兒要去西班牙參加音樂大賽,力邀與世隔絕的父親同往。父親在西班牙最終知道,他的老師就是他的親生父親;那六根和弦是他母親留下的遺物;殺害他老師的兇手被當年遺棄他的修女給殺了,而這個修女自拋棄他后其實一直為他活著,為他做各種事,她在用這種決絕的方式救贖自己。
4.
在這部小說中,還有一條線索貫穿前后:藍色琴弦。
弗蘭基母親留下的六根琴弦,是一位吉普賽圣人送給他的。那位圣人有一個女兒,正是為他母親接生的修女。而這個修女害怕革命派追殺在他母親暈厥后換了她的衣服。本來該死的是她。她又遺棄了弗蘭基,所以此后才用一生去償還自己的債。
當弗蘭基原諒她的時候,也就走到了生命的終點。而第六根和弦在弗蘭基最后登臺的舞臺上亮了起來,變成藍色。
這六根琴弦,每次變藍都意味著一次人生的轉折,每一次都是震撼人心的絕響。
第一根琴弦變藍時,弗蘭基得以踏上美國;第二根琴弦變藍時,他和一生所愛重逢,并救了她的命;第三根,他救了一位待他不薄的老人;第四根,為一位舊友擋下致命的子彈;第五根,親眼看著殺害自己老師也就是他親生父親的兇手中槍而亡;第六根,也就是他選擇原諒一切而走向死亡的終點。
這是一部充滿魔力的小說。它給了我《月亮與六便士》般熟悉的感覺;又讓我親歷了一段傳奇的人生。它讓我體驗過刻骨的背叛與落魄,又讓我經受真愛與原諒的治愈。正如腰封上的簡介:
一部有魔力的小說,每個字都讓你燃燒。
遇見它,在寒冷的北京給了我些許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