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今天依舊是個雨天,巴德崗之行繼續推遲,Coco和QY繼續在賓館休息,我則繼續獨自閑逛加都。相較于旅游景點,我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則更加情有獨鐘。
出了泰米爾,沿著主路也不知東南西北的溜達,走了一會兒,眼前出現一座橫跨馬路的過街天橋,我想著登上天橋一覽街景,于是從天橋一側拐進去,結果發現里面竟是一所大學的教學區。
教室門口等待上課的學生們圍上來和我聊天,你一言我一語地問我好多問題,比如問我在大學時學的什么專業,我信仰哪個宗教,中國人有哪些宗教信仰,覺得尼泊爾人怎么樣,我為什么不像他們一樣留著絡腮胡子等等。還向我介紹說,他們休周六,所以今天周日正常上課,馬路的這一側是大學的教學區,由天橋相連的另一側是學生生活區,我被他們的熱情和朝氣深深感染!
雖然學校的設施陳舊,但是絲毫沒有阻擋學生們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對知識的渴望!
出了大學繼續往前走了幾百米,路邊出現一座小學。
出了小學,來到旁邊的一家奶茶店,向老板點了一杯奶茶,老板問我去沒去藍毗尼(佛教圣地,釋迦牟尼誕生的地方)我回答最近一直下雨,沒有去那里,只能等下次來尼泊爾再去了。
老板娘讓她可愛的兒子給我打招呼Namaste,小家伙雙手合十但害羞得不開口。
喝完奶茶,向老板一家再次道謝,小家伙向我揮手告別,我繼續漫無目的地閑逛。
我逐漸走進普通加都居民的社區,這里沒有外國游客光顧,只有我這一個不同膚色走走停停四處張望的游人。
時過中午,溜達累了,肚子也餓了,走進街邊這家小飯館,老板也是廚師,看樣子20多歲,英語不大會,很靦腆,話不多只是微笑。我指著墻上的圖片,點了一份雞肉炒飯,小老板在廚房里叮叮當當忙活了快半小時,終于出鍋了,真是慢工出細活。
我又點了瓶可樂,老板從冷柜里拿出一瓶,我覺得太涼了(我的胃不舒服),示意他要一瓶常溫的,他笑笑,彎身把旁邊的滿箱可樂空瓶搬開,從最下面的箱子里抽出一瓶,發現上面有灰,又去拿來抹布把瓶子擦干凈,然后打開瓶蓋微笑著放到我面前。
這些都是普普通通的尼泊爾人,過著和我們一樣普普通通的生活!
有朋友說我“出去看看景點就行了,你怎么敢一個人在那里穿街走巷,就不怕出什么意外嗎?”坦白講,一開始我也有擔心,但正是遇到的每一個尼泊爾人,親身感受到他們的友好、和善、熱情,才鼓勵我獨自一個人,一點點地與他們交流,一步步地走近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