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我初中畢業了。那年,我15歲。
很遺憾,我沒考上高中。
那時,待在家里玩英雄聯盟成了我精神上的寄托,以為這樣就可以避開之后的選擇。
親戚都勸我去讀個職校,說我打工又沒到年紀。我想不管怎么樣,我都不要去讀職校,感覺那樣拉低了我的檔次。面對他們我滿腹牢騷。
在讀書期間,我比較看重的還是我的發型。血可流,但發型不能亂。
每次剪發我都要想好久去哪里剪會好點,我希望的是理發師能夠為我設計一款屬于自己的發型,他能夠根據每個人的頭型來剪發,怎樣剪得好看就怎樣剪。但是,這樣的事情從來沒有在我身上發生過。也許我會成為我所說的那樣的人。
不料,它實現了。
2015年9月,我踏出了第一步,在縣城一家老字號店學起了理發。我想到不久之后我將能為像我這樣的人設計屬于他們的發型,即使當學徒的日子再辛苦,我也愿意。
在當學徒的那段日子里,我天天像打了雞血一樣,跟著師傅學習。剛開始,我要從中工開始學習,也就是幫別人洗洗頭發,上上染發劑或藥水等一些基本操作。而那些該怎么剪的方法你要在師傅剪發的時候仔細觀察,邊看邊學。
一兩個月下來,我沒有嘗試過替人剪發的滋味,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別人不愿意,不相信你的手藝。即使師傅很多時候制造機會要我試手,結果換來的卻是“我還等一下吧,等你師傅來,我再剪吧”。
我不是甘于平庸的人,越是覺得我手藝low,我越要學精。而師傅不會特意這么快教你他的全部手藝,把你留下來幫人洗頭發也是好的。
于是,晚上回家后我會在網上找視頻學理發。漸漸地,我發現網上所講的與我師傅教的相比,我更愛前者。
它的自由,它對時尚的看法與見解是我贊同的。我想這才是我應該做的事情。
我把我對怎樣理發,顧客會更喜歡哪種發型,尤其是現在大多數90后和00后他們在發型上的需求,怎樣在發型上能夠體現他們的風格與他們所走的路線,小清新,帥氣,中性風,還是淑女風等的看法告訴了她。
師傅不太能夠接受我的想法,她覺得男生就應該剪平頭,女生就應該留長發,其他的不應該有。
她告訴我不要學網上那樣剪發并不要把那套帶到她的店子里來,她接受不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感覺自己被束縛在一個籠子里,只能按部就班做著我原以為是自由的事。
雖然,有了愿意讓我為他們理發的人,但心中并沒有因此有絲毫自豪感,還是按著師傅說的那樣理著發,我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為別人理發,怎樣的頭型才適合怎樣的發型。學了快一年了,我學不下去了。這期間也常和師傅在一些方面發生口角。師傅不太喜歡我這個徒弟,這可以是我離開時所用的借口。
在縣城的這段日子里,不得不說,我長大不少。
有時候,很多人情世故我都懂,但是我寧愿把自己偽裝成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樣子。這樣,大人們可能不會去計較什么,只會說孩子還小,不懂事。
于是,我借著這幅面具盡情表達著大人心里不敢表達的,他們眼里認為說出來會有損彼此和氣的心聲。因為,這才是我自己所認為的自由。
有時候,我明知道有些事這樣做是錯的,但我還是會去做,因為這樣家人們才會把目光轉移到我身上。我只想家人們還是像我讀書期間那樣關注我,關注我會上幾中,一中還是二中。關注我會上幾本,一本還是二本。我想讓他們知道學理發是有出息的,雖然當初自己一臉嫌棄地說著讀職校是拉低自己的檔次,那只不過是想說明我是有實力的,給自己的安慰罷了。
我也想有人晚上陪我一起走老橋回姨媽家,雖然晚上十點之后的街道依舊燈火通明,一人走在街上,難免會有孤獨感。我帶著口罩,戴著帽子,穿著一身黑,但愿自己能夠與這黑夜融為一體,好讓別人以為我是“壞人”而離我遠點。我也害怕萬一哪天自己運氣不好而遇到什么危險。但是,那又能怎樣,都要自己學會去適應,學會去成長。而這使我堅持了365個日日夜夜的是那心中自己所認為的自由。我想為別人設計適合他們的發型,就像我當初那樣。
我不喜歡將就,我不想大多數人認定的東西來束縛我的思想,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后,我認為我將是成功的。
正因為我還年輕,我有的是時間來證明。
2016年9月,和在廣州工作的爸媽商量之下,我前往廣州學習理發。
心中有個聲音告訴自己,我的自由在那里。
來到廣州,我來不及顧及它的美麗,第一時間在哥哥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家在當地很有名氣的理發店。
因為我想早點進入狀態,適應這里的生活,做該做的事。
第二天,我來到理發店里面試,店里復古的裝飾深深吸引著我,我心里想著這才是屬于我的生活。
店長是一位三十幾歲的大哥,開始他要求我為他洗頭發,洗頭時我的手不覺在發抖,我把花灑開得最大來掩蓋心中的慌張。
吹頭發時,我拿著吹風機死死的盯著他的頭發,眼睛絲毫沒有注意鏡子。
這一弄下來給他的感覺就是放不開,不自信,手不利索,唯一贊揚我的是替他卷發時用卷發杠的力度還行,這也讓我寬心許多,最后他建議我從頭再學。
我假裝不知道他所說的話的意思,并一直解釋著,我不想讓自己有那種自己之前學的東西都是白學了的想法。
最終,他拒絕了我。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試,也是第一次被別人拒絕,這對我的打擊很大。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和失落的氣味,讓人快要窒息。
我只是感覺,是我不夠優秀,不夠好。
過了三天,我去了另一家理發店,這家沒有我之前去的那家高檔,裝飾很簡單,很自然,也許正是這種氣氛讓我在面試時,沒有了之前的緊張與不安,從容的完成了面試,最后成功進入了這家理發店。
這里的店長是一位27歲的小伙子,我們經常會交流我們對發型和理發的看法。我只能說環境能改變一個人。在這里,我更懂得釋放自己去理發,還有一個愿意與你分享經驗的店長教你一些手藝,這無非對我來說是一種滿足。
我感覺我離我心中的自由不遠了。
在這里,我學會了更多的手藝,并把這些與我之前學的相結合運用于實踐,在燙染頭發這方面深受客人喜歡,彌補了店長這方面的不足,這讓大多數染燙頭發的工作交給了我。我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學了快三個月了。慢慢地,店長有時不太愿意回答我所問的問題,在手藝方面也老是在回避,我也猜到了其中的緣由。
這次我沒能像之前那樣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我不想弄得難堪,畢竟這里讓我感覺到我的價值所在。
我看到了客人們對自己發型滿意后的笑容,在這里我離我心中的自由又進了一步,我想看到的是滿滿的回憶。
這次,我選擇自行離開,他——沒有留我。
離開后,心中空空的,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繼續去尋找自己想要的自由。有時,我會心中祈禱老天能告訴我一個答案,我到底該怎么走。
我只能說我是幸運的。嫂子跟哥說想開家店做生意,于是找我合伙打算開一家理發店,嫂子負責洗頭,我負責理發。
這是風來的預兆,你聽到了嗎?
心中的激動讓我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我用手掐了下自己。
就這樣,我擁有了一家自己的理發店,門面不大,但設備齊全。
剛開始沒有多少人光臨,但我在慢慢等著。我知道,他們會來的。
來店里理發的每一個人,我都會好好幫他們設計屬于他們的發型,問他們喜不喜歡,向他們解釋緣由,感覺這樣的我才是自由的。
他們來這里可能得到的是一款適合自己發型,也可能是一個代表自己路線的標簽,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彼此心靈上把理發作為媒介的交流。
只管走下去,不必逗留著。只需靜靜地——等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