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晨讀感悟】說給你聽,話還有話

說話還用教嗎?

用!

剛出生的嬰兒需要學習如何發聲,學會說話了以后,通過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吃飯飯、玩車車、睡覺覺這些都是。

那么,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已經學會了說話,還需要再學習嗎?就算要學,也是學粵語、英文、這些地方語言或者其他國家的語言,以便與人溝通交流。但是,今天的主題是,除此之外,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說話、說話的方式,正如此書:《你說話的溫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我們來想想看,重溫一下場景,把話說好了,很多看似無法溝通的問題是不是都能引刃而解。而不是一味的強調,我說給你聽,你怎么不理解,不想聽,不愿意聽?我后面可是還有話沒說完的哪!

殊不知你一開個頭,我就沒了溝通的興致,以至于你后面的話那就暫且不說了吧。如何打破這種僵局,那就是:

圖片來自網絡


『馬上能用的說話法』

001 先總后分

就像寫作文,我們先寫自己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再分別進行一、二、三的詳細敘述,這樣別人才能圍繞主題來看描述,構思清晰,顯得有邏輯性。我們的說話也該如此。比如我在年終表彰大會上發言做工作總結,我可以這樣說;我在今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任務完成量超額完成百分之二十,位居總公司第一。我從三個方面得到了提升,分別是……

我先說主題,自己想要表達什么,這一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再分別說細則,這樣就顯得有條理性了。而不是想到一個話題就說一個話題,待會想到一個事例又說一個事例,互相穿插著說,別人聽起來感覺很亂,也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表達什么,就不想再聽,自己也無法更好的向領導匯報工作,向同事傳遞學習經驗。

002 直擊需求法

我向領導匯報所取得的成縛,領導最關心的自然是結果,過程很重要,但是數據更具有說服力。我在年終大會發言之前就把自己這一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在大屏幕上循環播放。我從領導肯定的目光中得到自信,從同事崇拜的眼神中透露出他們非常期待我這次的演講。因為屏幕上滾動的一項項殊榮,我所取得的成績,讓我在實戰中的寶貴經驗,成為他們所關心的焦點。

003 使用“高級詞匯”

在整個演講過程中,我落落大方,神情自然,一步一步向大家展示我從一無所知到半解半知再到現在所取得優秀成績的過程。我演講事先經過無數次的練習,我站在試衣鏡前,看鏡子中的自己,對著自己說話,看自己說每一句話時的眼神,手勢,身體稍稍傾斜的角度有沒有契合當下的主題。我還糾正了自己說話中的口頭禪。平時說話沒有注意到的,我就用手機錄下來,反復試聽,發現自己在每說完一句話的末尾都喜歡加個“啊”字,以示思考停頓。這聽起來很不專業。還有一些通俗的詞語我把它改成容易理解的四字成語,就會聽上去感覺更專業一些。

圖片來自網絡

『隨手可用的繪圖法』

在大會的演講上,大家對我所呈現的平日里的工作日記贊不絕口。是的,我把它搬到了屏幕上,因為它是陪伴我經歷了這些戰程的見證者,見證了我蛻變的過程,我由平庸通過不斷拼搏努力、奮發向上而逐漸變得優秀的過程。實際上,我只是把自己平日所看所思所想用繪圖的方式記錄了下來。上面還會點綴些花花草草,小人物小動物,都是畫給自己看的,一目了然,讓自己在復盤總結的時候可以很好的排上用場。

圖片來自網絡

『像寫一樣去說的進階法』

有些人說自己會說不會寫,就是口頭表達不怯場,很流利,但是你讓他寫下來一篇文字,簡直比登天還難。有的人平時沉默寡言,但是能把所想的全部記錄下來寫到紙上,你說他會不會說,只要經過反復練習,他說的會如他筆下寫的一樣精彩。所以,我們也可以練就“像寫一樣去說”的說話方式。

001 控制“水話”

就比如我之前的演講,盡量去掉“啊”、“哦”、“呃“之類的頓助詞,以及“我跟你講啊”、“……這樣子”這些不必要的口水話。

002 15秒主題法

把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第一時間在15秒之內講出來。

003 翻譯練習

學會英語或者是一些其他語言,還是很有好處的。因為我們的母語是普通話,并且說得很流利了,但是其他不熟悉的語言我們把它翻譯成普通話,只能按照字面意思直譯過來,這樣就能讓我們在表達上避免累贅,從而達到精準的效果。


圖片來自網絡

希望通過系統的練習,等下次,我再說話給你聽的時候,你因為知道我說完之后還有話,你不會打斷我,聽了還想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