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舍友娜有事來常州,大家建議一起聚下,時間為兩天后的晚上。
結果8位女生齊齊到場,真正體現了人數全、周期短、效率高,為什么?或許與娜的做事風格有關,娜是那種說風就是風的人。
見面寒暄,娜說此次來常州,是帶學生參加“江蘇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哇,娜真的當上了老師。想當年我們都畢業于土木工程系,其中轉行當老師的,就娜一個。因為她畢業前曾說過:出校門想當老師,結果現在真成了老師。是不是很神奇?娜的故事遠不止于此。
記得大學里她特別喜歡買衣服,但那時家境不怎么寬裕,怎么辦?她就想到肯德基去打工。然后不知從哪里打聽到面試的機會,于是每天在宿舍里進行資料背誦,練習面試內容,終于一試而過??磥?b>老天真的眷顧有想法而且有行動的人。后來她把打工的錢買了一套又一套的新衣服,讓我們羨慕不已,余留的錢還作為自己的學費與日常開銷,不做伸手黨。
更有趣的是:因為我們都是理科生,一個個大大咧咧,鮮有人追求。怎么辦?大家提議想辦法請男生追自己,如果成功,讓那男生請吃雞腿。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建議只是對大學單調生活的一種調侃,都沒放心上。再說二十多年前的女孩都很矜持,平日一個個把自己當成公主,誰肯輕易走出這一步?而唯有娜,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居然行動了,男生是我們的學長,我們也理所當然地享受了雞腿。但大學戀愛談的多、成的少,娜畢業后跟男友也各奔東西了。
兩年后,傳來娜要結婚的消息,新郎居然還是那位學長。正當我們充滿疑惑,娜說:事也湊巧,分手一年多后,有次兩人相遇。娜禮貌性地問學長:結婚沒?學長說:還沒。娜又問:你看我如何?學長說“可以”。就是這么簡單,一切似乎在意料之外,但又好像都在娜的掌控之中。結果呢?學長(也是土木工程系)因為這幾年房地產行業不錯,掙了不少錢。娜就負責投資,看哪里房子有符合自己三觀的,就陸續買了下來,現在成了名副其實的包租婆。我們打趣道:你可以做全職太太了。娜說:哪有?錢是老公掙的,我就做好我的老師,錢夠花,不用靠他。她還說自己年輕時教數學、英語,現在把這些重要崗位騰出來,讓給年輕教師發揮。自己就退居二線,教教自然學科,不過也很負責,一直鼓勵學生,要好好學習。就像這次,她的學生就被蘇州吳中區選拔后參加比賽了,名額稀有喔??吹某瞿痊F在心態很是平和,無論對錢還是對事。
很多人會想:她那么有錢,當然不用爭了。但是我認為:習慣爭的人,選擇不爭是對自己人性的挑戰,更是多年磨煉后人性的回歸。這個過程,娜肯定經歷過多次思想的沖撞和心靈的對話。況且,娜從沒把老公的錢看成是自己的。
回顧起來,娜的每個階段都令我們感到驚訝與羨慕。而背后的原因,我想應該是娜隨時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應該怎么做,然后就朝著這個目標不顧一切地付出大量的行動。那么結果呢?大家也都看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