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大,接觸的事物也越來越多。不管你的孩子是何種性格,是男孩還是女孩,勇敢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品質。不論什么時候引導都是對,越是早干預越是容易達成。你也許會認為這些事情將來學校老師會教到,不用那么操心。很遺憾我們的校園教育,教你真的不多,因為老師的首要任務、考核指標是學習成績,而不是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所以學校做不到的,為人父母不去填補,恐怕又要耽誤不少時間。我結合和兒子的經歷,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邊教邊學。
一、讓孩子自己先去體驗
在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大人喜歡把對的事、錯的事、好的事、壞的事在孩子區分得一清二楚。只要覺得不對就喝斥孩子,在成年的世界里,這是幫孩子走捷徑,讓他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做,少吃苦頭少吃虧。但這樣做的副作用是,一方面孩子慢慢的想成依賴,等待父母指示做事,另一方面是孩子應為害怕做錯事而不去嘗試,長此以往孩子會失去勇氣去挑戰未知的世界。所以不要告訴他這個不能玩,這個這樣玩,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動。先讓他去嘗試,孩子在碰釘子次數多后,他自然就會尋求幫助,我們就順勢把經驗傳授給他。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這樣孩子更愿意聽,也更容易達到你心中的效果。當然這些都得保證不會危及安全的情況下這樣進行。
二、多多肯定孩子、鼓勵孩子
人的天性就喜歡獲得別人的肯定,它可以讓人產生自信,進而成就感爆棚。適當的肯定孩子,鼓勵他去做比現在難的事情,多和孩子說你真勇敢,這樣的事情你能辦到,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這樣成功地次數越來越多,勇氣值就爆表了。
三、和他一起完成困難的事情
面對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成人首先的反應是逃避,然后想離開,最后沒有辦法才面對。何況小孩子還比我們更加恐懼這些事物。所以在孩子沒有適應之前,沒有準備好去面對之前,高訴他,有你在,你會和他一起面對。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在你的陪同下,他愿意去嘗試,只要肯嘗試就離成功不遠。在經驗積累下,孩子很快就會有勇氣單獨嘗試。以下是我和我兒子親身經歷--一天我帶我兒子去游樂場玩滑梯時,剛開始他不敢自己劃也不敢上去試,我和他說了很久,才答應我抱著他一起滑。經過多次滑梯,慢慢地他的恐懼感減弱。在我拉著手的情況下自己試著滑,很快他自己敢自己滑下來。而且玩得很開心。又過了幾天,我又帶他來游樂場,這次他已經自己能爬上爬下地去滑滑梯了。因此,我想再讓他挑戰更恐怖的,懸空獨木橋。說實在的,小孩子應該是很怕的。但是出于考驗他的勇敢程度,我決定還是和他一起試試。到橋頭時他嚇得往后退,在我扶著他的情況下,來回走了四次。最一次我沒有和他一起走過,他自己辦到了。但帶著點情緒,哭了一會。這可能是超過了他的承受能力。但在我心里他已經很勇敢了。我知道未來他要走的路還很長,而我現在在我還能陪伴他的時候,讓他勇敢起來,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在孩子不知道勇敢為何物的時候,我們引導他們學會去克服恐懼,當他們哪一天,不在害怕未來的恐懼,那么恭喜了,他已經學會了勇敢地面對未來。這就是我今晚想要分享的,我是邊學邊分享心得的奶爸三皮大叔。各位晚安∠(`ω′*)!